(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對女性成才的意義
實踐是人才才能發展的動力,決定其才能發展方向,更是檢驗人才的唯一標準。大學時期女性的專業技術工作能力主要從專業實踐中獲得,女性的智力能力則是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發展完善的。女性通過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的鍛煉過程,培養了明確的責任意識,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認知和行為趨向統一,能力和素質得到提升。
1.拓展女性成才的鍛煉平台
恩格斯說過,“從事實踐活動是能力發展的基本途徑”。女性社會實踐活動以提高女性綜合素質、促進女性全麵發展為目標,致力於為女性的成長成才服務。對於大學時期的女性來說,社會實踐提供的鍛煉舞台要比課堂空間廣闊得多,女性會擁有更多的嚐試和探索的機會,也會獲得更豐富的失敗與成功的體驗。例如,在女子高校裏,女大學生有機會開辦自己的報紙期刊,組建自己喜歡的各種社團,策劃並開展各類文體活動並擔任全部組織和管理工作,在團委會、學生會、班委會等各級學生自我管理組織中有充分的機會擔任各種職務,這些實踐鍛煉對培養女性的獨立性和社會適應性都十分有益。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特點鮮明的社會實踐活動,可以進一步激發女性成才意識,不斷提高女性的思想道德素質、專業素質、文化素質、身心素質、職業素質等綜合素質,從而拓展女性全麵發展的鍛煉平台。
2.豐富女性成才的認知體驗
“實踐第一”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觀點。對於大學時期的女性來說,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是把從課本中學到的理想信念通過實踐這一關鍵環節轉化為實際行為力量、完成從經驗——體驗——體認的作用過程。這就是說,社會實踐有助於形成個人經驗,在此基礎上,這種個人經驗又成為理解、評價、鑒別和選擇外部知識與他人經驗的“工具”,同時又是形成體驗和體認乃至行為的基礎。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廣大女性不斷思考、完善自我行為,激發在逆境中頑強拚搏的奮鬥熱情,使團體意識、自我意識、民主意識得到實踐的洗禮和啟迪。同時,通過行動的引導,女性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可以體驗現實生活、重組生活經驗、更新傳統觀念,在活動中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創新思維和職業綜合能力,在實踐過程中感受人生的積極意義和價值體驗,從而促進自身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3.決定女性成才的發展方向
人才學家葉忠海認為,女性才能源於社會實踐,實踐活動的方向與程度決定女性成才的方向,女性實踐活動領域和水平決定女性成才的類型和層次。沒有實踐就沒有女性人才,女性成才靠實踐磨煉,女性人才是否成功也要靠實踐檢驗。每個具有正常生理素質和心理機能的人,一般都存在著獲得各種才能的可能性,但是到底掌握哪一種才能而成為某方麵的人才,則完全取決於後天的實踐活動。女性應該通過社會實踐,努力挖掘自身潛力,充分發揮女性在形象思維、音樂、藝術、心理感受等方麵的優勢,克服不足,正確認識自己、評價自己,激發成才意識,尋找並確立符合自身優勢和性格特點的成才方向,並為之開拓進取,努力使自己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讓自己有限的人生綻放出絢麗的色彩。
4.培育女性成才的時代理念
女性社會實踐活動具有豐富的、人性化的內涵,它的本質是對女性的一種素質教育、人文教育、青春教育、成才教育和生命教育。“自尊、自信、自立、自強”是當代女性必須具備的時代精神,尤其是大學時期的女性,通過社會實踐,在知行合一的磨煉中,增強女性的主體意識;在兩性相處的工作環境中,完善女性的性別意識;在團體協作的競賽項目中,提高女性的競爭意識;在循環往複的傳統活動中,培育女性的創新意識。在女性成長成才的過程中,廣泛參與社會實踐可以使女性獲得所需要的人文智慧和人文精神,強化成就意識、和諧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等時代理念,樹立正確的兩性觀,培育“四自”精神,從而使道德得到陶冶、心靈得到淨化、人格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