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中國白酒看貴州1(1 / 3)

未來十年,中國白酒看貴州1

酒都城市新形象

關於貴州白酒產業“一看三打造”

戰略舉措的認識和建議

◆ 吳天祥

摘要:白酒產業是我省的支柱產業,貴州省委省政府提出“一看三打造”的發展目標是基於我國白酒行業運行發展的兩個態勢,是指導我省白酒加快發展的綱領性目標,思路清晰,意義深遠。本文結合工作實際,通過調查研究,就完成“一看三打造”的目標應用大量數據進行初步分析,建設性地提出進一步落實和推進這項係統工程的建議,供省委省政府決策參考。

關鍵詞:白酒產業;一看三打造;茅台;發展

一、解放思想,準確理解“一看三打造”

趙克誌省長在白酒發展大會上的講話是對我省前期出台的《又好又快發展白酒的指導意見》《貴州白酒振興計劃》一次生動、創新的剖析,是落實省委省政府2011年4月9日會議提出貴州白酒產業“一看三打造”戰略和推動貴州白酒更好更快發展係統、全麵的闡述,具有很強的理論性、思想性和指導性。關於“一看三打造”的認識,要站在工業強省和城鎮化兩大戰略的高度,解放思想,深刻理解。省委、省政府提出“一看三打造”目標是基於我國白酒行業發展的兩個態勢,一是基於中國白酒行業的區域發展態勢:濃香白酒看四川,清香白酒看華北,兼香白酒看其他,醬香白酒看貴州(董香型、黔派濃香、黔派兼香);二是基於中國白酒的經濟發展態勢:從全國白酒產能來看,濃香白酒占70%以上的份額,醬香型白酒的產量隻有1%左右,但是醬香型白酒的銷售額達到15-20%,利稅達到35%。從全國白酒結構上分析醬香型白酒的產能空間很大、市場很大、效益很大,說明我國醬香型白酒市場擴容的春天已經來臨,我們要積極地做好應對。

二、近年來我省白酒加速發展的政策支撐

省政府《關於促進貴州白酒產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指導意見》(黔府發〔2007〕36號)明確提出,到2010年,力爭全省規模以上白酒產量達到28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50億元,工業增加值達110億元,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產品質量、經濟效益和國內市場占有率有較大提高。在“國酒茅台”、“貴州白酒”品牌引領下,形成一批馳名商標、著名商標和地理標誌產品,世界性品牌“貴州茅台”的國酒地位進一步鞏固提升,初步形成3至6個國內知名品牌和一批區域性優勢品牌,高中檔產品比重明顯提高。

2009上半年製定了《貴州省白酒產業振興計劃》。計劃強調,一是發揮國酒“茅台”品牌帶動作用,促進貴州茅台又好又快發展。2009~2015年,年投資6.5億元以上,實施年新增2000噸茅台酒技改擴能項目。“十一五”末茅台酒生產能力達到20000噸/年。二是實施大曲醬香型白酒技改專項,做大做強大曲醬香白酒產業。重點實施8個項目,總投資30億元以上。三是加大扶持力度,恢複和發展傳統名優白酒。重點項目有貴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8000噸/年董酒生產線恢複改造項目,貴州青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新增10000噸/年白酒擴建工程,貴州萬眾湄窖酒業有限公司新增1200噸/年湄窖基酒技改項目。四是全力打造“貴州白酒”品牌,提升我省白酒整體競爭力。加大“貴州白酒”宣傳力度,逐步樹立“貴州白酒”的良好品牌形象,力爭把“貴州白酒”整體打造為國內知名品牌,努力形成醬香型、董香型(兼香型)、濃香型及其他各種香型白酒共存和高中低檔產品並舉、大中小企業相結合的貴州白酒發展格局,提升“貴州白酒”品牌的綜合實力和整體競爭力。

根據貴州省食品工業協會2010年統計數據,我省規模以上企業白酒產量達16.04萬噸,同比增長12.63%,白酒產值203.50億元,同比增長22.23%,白酒新產品產值0.59億元,同比增長43.91%,2010年白酒實現銷售值169.54億元,同比增長21.02%。上述數據充分說明貴州白酒從2007年開始到“十一五”末的三年時間,完成了預期目標,表明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一係列促進白酒發展的政策和舉措是正確的,效果是顯著的。這為“十二五” 全省白酒產量確保80萬噸、力爭100萬噸,占全國白酒市場份額的10%左右,白酒工業總產值確保1300億元,力爭1500億元的目標製訂提供了科學依據。

三、我省白酒實施“一看三打造”戰略的產業基礎

(一)醬香型白酒的市場效益加速提升

2008年,全國白酒產量達572萬噸,同比增長15.8%。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9%,規模以上企業數量呈上升態勢。2009年,白酒行業總產值達到1960.2億元,增長率為18.7%;白酒產量為706.93萬噸,增速23.82%;產品銷售收入達到1708.1億元,增長率為21.0%;利潤總額達到245.1億元,增長率為31.5%。

2010年,全國白酒產量達890.83萬噸,同比增長26.81%,工業總產值2793.34億元,同比增長34%,大大高於飲料酒製造業25.9%的同比增長。1~11月,白酒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421.6億元,利稅總額605.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1.01%和31.84%,比飲料酒製造業同比增幅分別高7.4和8.2個百分點。利潤總額318.6億元,同比增長34.05%。2010年,白酒行業引領了整個飲料酒行業的漲價風潮,從高端品牌的領漲到全行業的普漲,造就了白酒行業產品價值的進一步提升和經濟效益的加快增長。

2010年,我省規模以上企業白酒產量達16.04萬噸,同比增長12.63%,白酒產值203.50億元,同比增長22.23%,白酒新產品的產值0.59億元,同比增長43.91%,2010年白酒實現銷售值169.54億元,同比增長21.02%。其中,貴州茅台集團公司白酒總產量52432噸,銷量38205噸,實現銷售收入155億元,利稅117.50億元,公司總資產達331.56億元,同比增長29.80%。“十一五”(2006~2010年)期間,茅台集團共計實現白酒產量205952噸,較前五年增長107%,年均增長14.68%。

(二)醬香型白酒發展的春天來臨

茅台引領醬香消費,2009年銷售122億,年產量突破2.3萬噸,2010年實現銷售收入155億元;郎酒快速發展,主打醬香紅花郎, 2009年銷售收入達35億,2010年實現50億以上;五糧液公司 2010年3月推出“永福醬酒”,高調進入醬香型白酒市場,2011年初推出高端1280元的“永福醬酒”;瀘州老窖收購湖南武陵酒廠,推出了“大醬”“中醬”“少醬”等醬香產品進入醬香白酒市場;華澤集團收購貴州珍酒廠,昔日的“異地”茅台迎來了重生的機遇,年產1000噸的優質醬香型白酒;2009年1月5日,同濟堂集團貴州貴酒萬噸酒廠項目開工典禮在貴陽市修文縣隆重舉行。這些說明我國白酒市場的產品結構正在發生變革,這主要得益於1998-2008這茅台酒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十年,引領醬香型白酒持續輝煌發展的十年。2007年由貴州省質量技監局組織編製的醬香型白酒地方標準(DB52/526-2007)的製定與實施,為我省地域優勢的醬香型白酒產品和質量提供統一的技術規範,為進一步促進貴州醬香型白酒的發展奠定基礎。另外,從全國白酒產能來看,濃香白酒占70%以上的份額,醬香型白酒的產量隻有1%左右,但是醬香型白酒的銷售額達到15-20%,利稅達到35%。醬香型白酒的產能空間大、市場大、效益大,說明醬香型白酒的春天已經來臨,我們要積極地做好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