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中國白酒看貴州2
酒都勝景——葡萄井
打造品牌 夯實基礎 增強底蘊
推進貴州白酒產業跨越發展
◆ 吳祖平 劉林國
摘要:省委、省政府提出“一看三打造”的目標,使貴州白酒產業麵臨難得的發展機遇。當前,貴州白酒產業“頭大腰軟”的問題較為突出。要以茅台引領貴州中檔白酒發展,打造“貴州白酒”整體品牌。為此,應深入實施質量安全、龍頭帶動、科技興企、人才強業、政府推動五大戰略,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同時,要創新營銷模式,創新白酒產業與文化、旅遊互動發展,推進貴州白酒產業跨越發展。
關鍵詞:貴州白酒;品牌;基礎;底蘊;跨越發展
白酒產業是貴州的特色優勢產業,是我省工業的“形象代言人”。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發展,城鎮化步伐不斷加快,白酒消費結構快速升級。特別是隨著城鄉居民收入水平顯著提高,醬香型白酒受到消費者青睞,市場占有份額不斷擴大,為加快貴州白酒產業發展、實現“一看三打造”目標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與此同時,也要科學理性地認識貴州白酒產業發展麵臨的新情況新機遇新挑戰,進一步夯實白酒產業發展基礎,加快白酒品牌培育,創新發展模式,提升貴州白酒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進而在新的起點上全麵推進新的跨越。
一、麵向市場、因勢利導地打造貴州白酒整體品牌
白酒作為城鄉居民的非必須消費品,其發展水平、產品結構與消費對象的可支配收入水平有著較為密切的關係。國家“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將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作為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主要目標,這將全麵推動全國城鄉居民消費升級,必然導致白酒消費市場檔位結構出現分化,次高端、中高端白酒將呈現較快增長態勢。可以預計,未來較長時期,次高端、中高端白酒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為我省實現“一看三打造”,全麵做大做強做優醬香型白酒產業基地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前景。
麵對大好的市場環境,還需要清醒認識白酒市場的群雄並起與競爭的激烈嚴酷。我國白酒消費市場的區域性消費特征較為突出,某個區域往往傾向於消費一種或幾種特定的品牌。目前,川酒從產量、產值上穩居全國第一位,蘇、豫、魯等白酒大省的地方名酒快速崛起,白酒產業發展速度均在我省之上。從白酒品牌看,茅台、五糧液、劍南春雖然是全國性強勢品牌,但在陝西地區太白和西鳳是當之無愧的區域強勢品牌;江蘇的洋河、湖北的白雲邊、山西的杏花村等區域性品牌在全國市場上份額不大,但在區域性市場上的強勢表現並不遜色於任何一個全國性知名品牌;瀘州老窖、水井坊、洋河藍色經典、酒鬼酒等許多品牌白酒正在發力,在占領本地市場的同時,進一步向周邊乃至全國市場擴張,對貴州次高端、中高端白酒形成了嚴峻挑戰。
貴州白酒弱在腰部,“頭大腰軟”問題尤為突出,2010年全省規模以上白酒產值中茅台集團占了73.7%。與我省相鄰的白酒強省四川,新世紀以來強力打造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沱牌曲酒、全興大曲、郎酒等“六朵金花”,2010年又高調宣布打造“中國白酒金三角”,其白酒年產量已占全國的四分之一。實踐表明,四川從“六朵金花”到二三線品牌再到原酒企業,是川酒高中低端產品的整體發力,才形成在我國白酒產業中產量、產值的“大哥大”地位。反觀貴州,座擁中國白酒最優秀的品牌和最具世界影響力的品牌——國酒茅台,卻沒有在加速自身發展的同時,引領更多的白酒品牌加快發展,形成貴州白酒“頭大腰軟”的被動局麵。遵循市場發展規律,借鑒國內外白酒產業發展的成功實踐,塑造貴州白酒品牌,應兼顧滿足不同消費層次的需求,多層次、多元化、多主體地做大做強貴州白酒。既要有一流的國際品牌,還要有麵向中低消費群體的大眾品牌;既要依托國酒茅台強力打造貴州白酒的高端品牌,更要在茅台品牌的引領下,加快次高端、中高端、中低端白酒的發展,做到國家名酒、地方名酒一盤棋,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優化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