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興企,努力實現貴州白酒產業可持續發展。推動科研機構與白酒生產、機械製造企業合作試點,加大對白酒生產有關技術瓶頸的攻關,積極探索和推廣實用先進技術。加強產學研聯合和校企合作,鼓勵和支持酒類企業創建技術中心,加快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積極應用現代生物工程技術、信息技術、環保節能技術改造傳統工藝,推進生產加工清潔化、標準化和科學化,提高白酒生產效率和能力。充分發揮茅台集團全國一流的科研隊伍和科研創新實力,通過攻克白酒領域技術難題,確定標準,引領行業更規範有序地發展。
人才強業,為貴州白酒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製定並實施貴州酒類產業人才培養發展規劃,引進白酒產業急需的營銷、管理人才;完善科技創新人才激勵保護機製,大力發展職業技術培訓,培養適應貴州白酒產業快速發展需要的專業人才和營銷人才。
政府推動,營造有利於白酒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製定並完善我省白酒產業發展的配套政策,建立和完善酒行業準入標準、酒產品安全監管監測、酒類流通備案登記和溯源製度,酒企業自律及誠信體係,酒產業發展資金、土地、融資、項目扶持政策等長效機製,為貴州白酒產業發展提供政策支撐。著力消除龍頭企業在行業資源整合和跨區域擴張方麵的障礙,鼓勵其充分發揮品牌、質量、信譽、網絡等優勢,吸納和帶動當地中小白酒企業成長。
四、提升貴州酒文化底蘊 推動白酒產業跨越發展
白酒產業上促一產、下帶三產,在打造品牌、夯實基礎、加速發展之際,應注重與文化、旅遊的結合,提升貴州白酒的文化底蘊,不斷增強其市場競爭力,實現跨越發展。
挖掘貴州酒文化潛力,提升貴州酒文化品位。堅持“依托酒文化底蘊,促進酒產業發展”的思路,深入挖掘、整理與貴州白酒關聯的古鎮文化、名人效應等酒文化資源,抓好貴州酒文化遺產的申報和保護工作。通過開展酒俗、酒道、出酒儀式等酒文化表演活動,豐富貴州白酒曆史文化內涵,提升貴州白酒人文品味,實現白酒產業與白酒文化的相互依托、相互促進、共同繁榮。
積極發展以白酒產業為依托、以酒文化為載體的工業旅遊。借助現有旅遊資源,以“酒產業”運行環節為主要內容,打造酒產業旅遊路線,建設酒文化主題公園、酒文化博物館、酒類展示館、酒文化特色步行商業街區和遊客“服務中心”等。同時,將酒文化與地方民族文化、民俗文化、旅遊文化、竹文化等有機結合,自覺融入多彩貴州旅遊體係,積極發展以酒文化為載體的新興旅遊業。
以名酒為載體,建設名鎮名街,豐富貴州酒文化的內涵,擴大貴州白酒的影響力。將貴州優質品牌白酒與重要曆史名鎮名街建設結合起來,打造特色貴州白酒名鎮或特色休閑度假園區,讓遊客見識最地道的黔中民俗風情,領略最純粹的貴州白酒神韻。如把仁懷市定位為國際一流的白酒文化體驗和白酒產業旅遊目的地,讓貴州白酒文化與黔北山水風情,與多彩的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一同“活”起來。大力支持仁懷市圍繞茅台酒廠發展以茅台酒釀造為重點的工業旅遊、以品嚐茅台酒為重點的餐飲旅遊、以了解茅台酒發展曆史為重點的文化旅遊、以觀賞美酒河風情和赤水丹霞地貌為重點的觀光旅遊,全方位豐富貴州酒文化,多層次、多角度地擴大貴州白酒影響力。
吳祖平:省委政研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