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中國白酒看貴州5(2 / 3)

從全省工業經濟發展分析結果表明2010年全省規模以上白酒工業總產值占全省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4.8 %,利稅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利稅總額的比重為19.5 %,對我省財政收入的貢獻較突出。

2001~2010年貴州白酒規模企業產量及其占全國的比重情況見圖8、圖9。

圖8 貴州白酒產量發展情況 圖9 貴州白酒產量占全國比重情況

從圖8可以看出,“十五”、“十一五”期間貴州白酒產量相對較低,產量在10~20萬噸之間波動,最高產量為2008年的18.35萬噸。圖9表明貴州白酒占全國的比重2003年最高達到4.54%,“十一五”期間總體來講占全國的比重呈逐步降低趨勢。從產量上看,貴州白酒在“十一五”期間總體是上升的,但占全國的比重卻是降低的,這說明貴州白酒發展較慢,產能、產量的增長落後於其他強省,在產能、產量和產銷量上沒有比較優勢,有不進則退的體征。

3.產業布局情況

由於釀酒自然基礎條件和產業基礎條件的差異,發展上存在明顯的差異,遵義市是全省白酒產業的龍頭,占了全省80%以上的產量和產值;遵義又以仁懷產能最大,仁懷是2009年被國家相關部門授予的“中國第一個白酒產業集群”。

“十一五”期間,仁懷市規模白酒企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599.27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395.37億元;完成企業技改投資46.57億元;實現利潤270.55億元;仁懷市白酒累計實現產量超過47萬噸,其中茅台酒產量11.9萬噸。2010年,仁懷市白酒產量占全省的84.7%,占全國的1.5%;仁懷市白酒工業產值175.8億元,占貴州省的86.6%,占全國的6.29%;銷售產值146.3億元,占貴州省的86.29%,占全國的5.49%;白酒產值占仁懷市工業產值的95.8%。

目前,仁懷市有規模白酒企業37戶,全市注冊商標1143個,備案品牌2000多個,獲國家級馳名商標2個、貴州省著名商標53個、貴州省名牌產品6個,多數企業已通過國家質量體係認證。

從目前全省白酒行業產業布局來看,重點產能主要集中在遵義、安順和黔東南。全省各地州市白酒產業產能、產值、銷售收入占全省白酒工業產值的比重情況分別見圖10、圖11和圖12。

圖10 各地州市白酒產量占全省 圖11 各地州市白酒工業產值占全省

白酒產量的比重 白酒工業產值的比重

圖12 各地州市白酒工業銷售產值占全省白酒銷售產值的比重

從圖10~圖12中可以看出,在貴州白酒工業板塊上遵義占的比重極大,產量占全省白酒產量的80.11%、工業產值占全省白酒工業產值的93.68%、銷售產值占全省白酒銷售產值的91.81%,其他地區占全省的比重基本在2%左右,有的甚至不到1%。

二、白酒產業市場發展分析

(一)全國白酒產業市場發展概況

“十一五”以來,行業生產企業為了適應市場,在產品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上進行大膽的開拓創新,加大了科技投入力度和創新步伐,通過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改進傳統生產工藝、采用多種工藝相結合、創新酒體設計,行業內個性化白酒產品不斷湧現,高端產品、名優企業產品贏得了市場,擴大了消費,推進了行業經濟效益的顯著增長。白酒銷售收入(產值)發展情況見圖13、圖14。

圖13 全國白酒銷售收入(產值) 圖14 全國白酒銷售收入(產值)

發展情況 同比增長情況

從圖13、圖14分析來看,除2002年外,“十五”以來全國白酒行業的銷售一直處於增長態勢,銷售產值從2001年的499.41億元增長到2005年的722.65億元,又從2006年的840.29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2661.14億元。縱觀總體發展情況看,“十五”期間增長較緩慢,“十一五”則增長比較快,從2004年以來一直以兩位數增長,特別是2007年,在白酒產量增長較大的基礎上(圖2)相應的銷售產值也實現了顯著的增長,同比增長達到47.8%。

從行業市場發展走勢分析得出,行業內高、中、低端產品的市場發展態勢存在明顯的差異和細分現象。“十一五”以來,高端白酒銷量占了整個白酒行業的1.5 %左右,銷售收入約占白酒行業總量的15 %以上。隨著白酒行業的發展增速加快,高端白酒的消費增速也逐步加快。高端白酒產品市場的增長主要原因有:一是市場對高端白酒產品需求量的增加;二是緣於企業對產品形象、知名度、利潤率、回報率的追求;三是由於白酒產品的市場特性及產品的社會性因素;四是業外資本、外資的介入;五是宏觀政策對白酒產品結構的調整。

(二)主要省份白酒市場發展

“十一五”期間,主要白酒產區政府部門高度重視白酒產業的發展,促進了產能及其銷售產值的快速提升,實現了產能和產業基礎的積澱。全國主要白酒省份銷售收入(產值)變化情況見圖15,同比增長情況見圖16。

圖15 主要省份白酒銷售收入(產值) 圖16 主要省份白酒銷售收入(產值)

發展情況 同比增長情況

從圖15和圖16的分析可知,銷售產值處於絕對優勢的川酒,“十五”期間增長也比較平緩,到“十一五”期間增長幅度逐年提升(2006年304.04億元,2010年943.68);其次是山東,但山東的增長趨勢沒有川酒激劇。在同比增長上,仍然是四川和山東較明顯,但這兩個省在“十一五”期間的同比增長則呈下降趨勢。其他幾個白酒產業大省在十五、十一五期間的銷售產值和同比增長幅度上都不是很明顯,既沒有出現激劇的上升,也沒有出現激劇的下降。其占全國的比重情況見圖17、圖18和圖19。

圖17 “十五”期間部分重點省份白酒 圖18 “十一五”部分重點省份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