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中國白酒看貴州6(3 / 3)

除了貴州沒有在全國叫響的其他“金花”外,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對省外白酒市場以及營銷的重要作用認識不足,重視不夠,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營銷體係。貴州有好東西,但不會賣——太老實、太沒有點子、太不會宣傳、太不會包裝、太不會與時俱進。

一位專家曾用一句話來總結貴州酒的差距:“貴州出‘好酒’,但始終沒有把貴州酒的‘好’賣好!”放眼當前整個白酒業市場,除了“貴州茅台”,誰還能在全國白酒市場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對比四川酒,不難看出他們優勢不在於釀造的酒比貴州好,而在於他們賣酒的人力資源和有辦法將四川酒的“好”賣好!貴州酒,受技術至上的影響和市場營銷觀念滯後的製約,至今缺乏一支訓練有素的營銷團隊和健康成長的職業經理人。首先,貴州酒企業不注重營銷人才的培養和積累,泛濫性的透支式使用營銷人才,是貴州酒在營銷團隊戰略上最大的弊端。其次,貴州酒缺乏相應的職業經理人氛圍,是決定貴州酒難以吸引優秀人才加盟的關鍵所在。

4.地州縣分管領導對當地酒業認識不足、重視不夠

省這一級對貴州酒業的認識,以及在此基礎上製定出的有關酒業的政策規定,必然影響到地(州、市)、縣分管領導與職能部門對酒業的認識及行為。比如,省政府提出:“圍繞貴州白酒業整體做大做強的發展思路,貴州白酒將以大力實施品牌帶動戰略,鞏固提升‘國酒茅台’世界品牌地位,創建並全力打造‘貴州白酒’品牌為主體思想……逐步建成‘貴州白酒’中國名酒基地。”⑨各地縣當然會首先考慮:在省的“盤子”裏,不知是否會有我們的份額?如果有,怎麼辦?沒有,又怎麼辦?

從曆史來看,貴州各地(州)幾乎均有自己的品牌白酒,但目前隻有遵義地區(茅台)、黔西南州(貴州醇)、黔東南州(青酒)的酒業稍好。畢節地區金沙回沙酒近年來形勢不錯,但老牌名酒“畢節大曲”至今悄聲無息;安順地區老牌名酒平壩窖酒雖一直能撐得下去,但讓人感到質量大不如以前。老牌名酒“安酒”至今未走出低穀;黔南州除了九仟酒有一定市場外,老牌名酒“勻酒”至今仍處於探索中;貴陽地區貴陽市原有貴州名酒“貴陽大曲”、“黔春酒”、“朱昌窖酒”,到現在仍不見它們的蹤影——作為省城,至今恢複不了(或創新出)一個品牌酒,實在令人尷尬……

酒業如何發展,關鍵還得靠自己、靠市場經濟。在這種情況下,地(州)這一級就顯得非常重要。必須在省發展酒業的宏觀指導思想下,根據本地的特點,認真思考本地區酒業的問題。但在這些方麵,仍存在不少問題。

對於貴州這種長期較為封閉、經濟基礎薄弱的地區,在國家改革開放的政策的指引下,雖然在政治、經濟上也取得了較大成就,但經濟發展的緩慢,使人們思想觀念還難有較大的改變,新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文化還很難建立。貴州很多思想觀念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這從地、州(市)、縣及企業對“上麵”的種種抱怨而明顯表露出來。地、州(市)一級抱怨省政府不重視他們,縣一級抱怨自己在地、州政府中沒有地位,企業更是級級抱怨。這些抱怨,雖反映出“上麵”存在不少問題,但更重要的是反映出計劃經濟所生成的“文化”的存在。

在這樣的“文化”下,每一級都難以發揮出主動性和積極性,而是在計劃經濟模式下形成的“慣性”、“惰性”之中節奏緩慢地跟著“感覺”走。這種情況下,就很難有多少官員們去積極主動地思考本地區經濟能否長期地發展,很難積極主動地為企業服務,充分利用政府宏觀調控的優勢,發展自己獨特的產業。這就是貴州每個地區計劃經濟時代幾乎都有自己的品牌名酒,但到現在仍大多數恢複不出品牌或創新不出品牌的重要原因。

5.未整合,未能把酒業與當地旅遊業優勢結合起來

酒業和旅遊業均是貴州具有較大優勢的支柱產業。從旅遊業來看,貴州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濃鬱的人文景觀、氣候等,加上“多彩貴州”、“爽爽貴陽”等的成功打造,非物資文化遺產“侗族大歌”、物質文化遺產“荔波喀斯特森林公園”等的申遺成功,貴州近年來旅遊業持續升溫,業績輝煌。從酒業來看,茅台的國酒地位無可撼動;董酒重展雄風;青酒、貴州醇、金沙回沙酒、珍酒等貴州名酒發展情況均不錯。

但是,貴州的酒業和旅遊業未能從戰略的高度研究相互之間如何結合、如何互補而相得益彰,還沒有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發展酒業和旅遊業。還是各自為政,局限在各自研究自身如何發展上。從酒業來看,目前僅茅台集團推出了一定的酒文化旅遊,取得了一定成績。從旅遊業來看,主要是一些民族旅遊點將該民族的米酒用於接待遊客,接待方式雖有特色但較為單調。

存在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一是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不甚了解當今酒業與旅遊業共同發展的趨勢,對酒業與旅遊業的屬性、對貴州酒業與旅遊業的優勢,以及二者結合產生的新優勢、帶來的效益認識不足,因而有關決策層尚未從戰略的高度來思考此問題;二是貴州多數酒業與旅遊業發展的眼光更多地局限於各自行業,對如何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認識不足;三是由於認識等的原因,導致不能做大目前自身行業中已有的、也能給自身帶來效益的一些屬於其他行業的業務,如酒業中的酒文化旅遊;旅遊中的酒文化內容等。⑩

6.未認識到貴州民族節日與酒的關係密切,蘊藏較大商機

貴州有56個民族,民族節日眾多。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各種民族節日集會,“據不完全統計,有三百多處,萬人或數萬人參加的就有二十五處。”又如布依族,“一年之中大大小小的節日有近200個”。再如苗族,其節日“據有的學者不完全統計,一年之中,光是貴州苗族就有547次(處)”。各類民族節日幾乎都離不開酒。酒在民族節日中具有重要作用,民族節日給飲酒提供了良機。

但是,貴州各級分管領導與職能部門,並未很好地認識到酒與民族節日的關係及其蘊藏的商機,主要體現在:

(1)酒業參與民族節日、利用節日發展自己的意識淡薄。民族節日與酒關係密切,節日中存在很大的酒業商機。這一點,至今尚未被貴州各級政府,尤其是酒業及與有關職能部門深刻認識。因而,在利用節日的商機發展酒業,形成良性循環方麵,缺乏思路和規劃及切實可行的措施。

(2)節日中的用酒,質量參差不齊,缺乏品牌。貴州民族節日中的用酒處於自然狀態,基本用土法釀造的酒,質量參差不齊。大多數酒度數太低,即所謂“隻見褲帶斷,不見眼睛轉”的水酒——有的甚至還是醪糟,使愛酒之人厭其味薄,難找到喝酒的感覺;有的酒口感不好,喝後又會使人頭痛——俗稱“打頭”,致使遊客不願喝或不敢喝。

(3)節日中的酒文化內容較單調,方式也需改進。體現酒文化的內容主要是給客人唱酒歌敬酒,尤以苗族牛角杯敬酒最為著名。這些敬酒方式雖原汁原味, 有特色,但方式較單一,有的不易被人接受。如用牛角敬酒,雖體現苗族的豪爽和好客,但一牛角酒要敬很多人,許多客人認為不衛生。再如一些民族有“客人不醉不足以體現主人盛情”的理念,雖體現民族的熱情好客,但又使不少客人聞之膽怯,怕被灌醉而傷身等等。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