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中國白酒看貴州12(2 / 2)

首先,白酒產業是我省財政增收的重要途徑。白酒產業對稅收的貢獻大,2010年我省白酒產業實現稅金總額為40.8億元,高於電力行業而僅次於煙草和煤炭行業。同時,白酒產業是一個短、平、快的產業,能夠迅速形成生產能力,在較短的時間內壯大地方財力。實踐證明,白酒產業發展得好的地方其財政實力也較強。如仁懷市,2010年財政總收入達到了41.9億元,在全省88個縣(區、市)中排名第二,其白酒產業稅收在財政總收入中占了90%以上。2010年,我省財政收入969.7億元,財政實力排全國第25位、西部第7位。若2015年我省白酒產量能確保80萬噸,對財政的貢獻則可達到200億元左右,加上配套產業實現的稅金,我省財政實力可在全國上升一個位次。

其次,白酒產業是我省調整產業結構的重要抓手。我省輕、重工業的總產值之比大約為1∶4,表現出輕工業過輕、重工業過重的配比。因此,要提高輕工業在全省工業經濟中的比重,而我省白酒產業增加值占輕工業的36.7%,是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優勢產業,抓好白酒產業的發展對改變輕工業過輕、重工業過重的現狀至關重要。從一、二、三產業的大產業結構看,白酒產業的發展必然帶動銷售、物流、旅遊等產業的發展,從而促成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的發展,引導並有利於形成三、二、一的科學發展的產業結構。同時,白酒產業的“第一車間”是農業,白酒釀造對高粱、小麥等原料的市場需求,必然刺激農業進行有效的自我調節,根據地區和市場條件形成科學合理的產業結構。

再次,白酒產業是幫助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一方麵,白酒產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一般來說,每新增1萬噸白酒生產能力,就能提供2500人左右的就業崗位。貴州人口多、就業壓力大,現有55萬人需要安排就業崗位。在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省“最大的民生問題是就業問題”。發展白酒這樣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我省的就業壓力。如仁懷,在白酒企業就業的人數達3萬多。如果未來5年我省新增60萬噸的白酒生產能力,白酒企業就能增加約15萬個就業崗位。同時,為白酒生產配套的產業也能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另一方麵,白酒產業的原料需求能帶動農民增收。以仁懷為例,2010年全市有機高粱的產量達到6.6萬噸,農民來自高粱生產的人均收入近1000元,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達到了34%。未來5年全省新增60萬噸的白酒生產能力,原料需求量巨大,能幫助農民增收。再有,白酒產業的集群發展特別是白酒工業園區及其配套產業園區的建成使用,能進一步提高我省的城鎮化率。以仁懷為例,13.69平方公裏白酒工業園區及其配套產業園區建成後,有5萬人左右在這裏就業,許多農民成為產業工人,提高了城鎮化率。要實現“十二五”末貴州城鎮化率40%的目標,發展勞動密集型的白酒產業是有效的途徑。

“未來十年中國白酒看貴州”,理論上有條件、能辦到;現實上,需要這樣做,必須這樣做。隻有實施工業強省戰略,解答好貴州白酒產業發展這道題目,才能解決我們在發展道路上的困難和問題。

四、關於目標實現的時間和保障問題

我省提出的是用五到十年的時間努力實現“中國白酒看貴州”的目標。貴州實施工業強省戰略特別是全省白酒產業發展大會召開後,全省白酒產業已經初顯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今年上半年,貴州省規模以上企業白酒產量就已經達到了11萬噸,比2010年同期增長54.1%,增速在全國白酒主產區中排名第一,實現總產值136億元,占全國比重為7.5%。若以這樣的增速來估算,全省規模以上企業隻需在2014年就能實現80萬噸的生產目標,因此,從白酒產業產能狀況看,我省計劃到2015年,白酒產量確保80萬噸、力爭100萬噸,占全國白酒市場的份額10%左右,白酒工業總產值確保1300億元,力爭1500億元的目標,是完全能實現甚至是有可能提前實現的。

有了產能隻能保證有產品,要完成和實現既定的目標,必須要完成從白酒產品到白酒商品的過渡。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如何聚指成拳地提高貴州白酒的美譽度和知名度,讓貴州白酒不滯留家中而順利地走出去占有市場,應該是完成和實現“未來十年中國白酒看貴州”的核心保障問題,同時也是擺在所有的貴州人麵前值得所有的貴州人去探索和解決的問題。

陳 瓊,男,1969年出生,行政管理高級講師。始終堅持學術研究,在《貴州省委黨校學報》等省級刊物上有多篇理論研究文章發表。現任中共仁懷市委黨校學員科、電教中心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