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中國白酒看貴州13(1 / 2)

未來十年,中國白酒看貴州13

建設“1+10”酒業園區 加快黔酒複興步伐

——芻議未來10年貴州白酒發展的主心骨

◆ 趙儒亮

摘 要:淺析園區建設對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探究貴州工業園區建設的基本形狀,並結合貴州獨特的優勢釀酒資源,提出重點建設“1+10”貴州白酒工業園區,加快黔酒複興的建議。

關鍵詞:白酒產業;酒業園區;黔酒複興

一、工業園區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工業園區是為了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而設立,它可以把土地資源、人力資源和服務等優勢集聚在一起,形成規模,產生集聚效應和輻射效應,成為加速本地工業化進程的有效途徑。我國園區是改革開放的產物,園區發展與經濟的快速增長有著密切的聯係。園區對增加出口、吸引外資、引進高新技術等方麵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成為重要的經濟增長點,成為經濟騰飛的中堅力量。

園區通過極化效應和擴散效應,帶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在經濟版圖之中起到“增長極”的作用。園區同時也擔負了技術創新和現代產業建設的重任,在對外出口、土地開發、吸引就業以及城市化進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二、探究貴州工業園區發展現狀及機遇

作為西部高原內陸地區,我省工業園區發展的曆史較短,發展較慢,存在以下問題:一是規模不大,布局分散,大多數為一區多園;單獨規劃、自行開發、相對分散的問題明顯。二是多數園區基礎設施投入不足,影響了項目引進和已入駐項目的建設進度。三是園區的融資、物流、技術綜合服務功能不強,影響企業發展。四是產業集中度不高,吸引力不強。

省委、省政府《關於實施工業強省戰略的決定》指出,“十二五”期間,全省建成和完善100個具有一定規模的產業園區,創建五至十個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到2015年,全省產業園區實現產值占全省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50%以上。對白酒產業方麵,提出要充分發展茅台等品牌帶動作用,提升貴州白酒的整體競爭力,加大白酒工業投入,擴大優質白酒比例,提升貴州白酒的整體競爭力。2010年11月,省政府又提出了關於加快產業園區發展的意見,提出“通過五年左右的努力,新建30個以上省級產業園區,申建四個國家級園區。”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對加快黔酒複興的信心和決心!

具體說來,貴州發展酒業園區的機遇在哪裏呢?

(一)良好的政策環境為酒業發展奠定基礎。國務院西部開發辦等六部門《關於促進西部地區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十一五”期間要“進一步增強雲南、貴州、四川等地煙草、酒類、茶葉生產加工基地的品牌競爭力”。國務院《關於西部大開發“十一五”規劃的批複》強調,支持四川、貴州高檔白酒發展。這一係列政策在“十二五”期間將延續執行。此外,在“十一五”期間,省委、省政府相繼出台了《關於促進貴州白酒產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指導意見》等一係列文件和政策法規,推進了貴州白酒產業的發展,產業基地、酒業園區得以快速發展,為“十二五”貴州酒業園區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黔酒優勢逐步顯現。白酒產業是貴州經濟發展的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現全省有白酒生產企業712戶(其中獲證企業252戶),規模白酒企業69戶;白酒香型結構比較齊全,有醬香、濃香、董香、兼香、茶香等,主要以醬香型白酒為主。醬香是黔酒的獨特優勢。近年來,醬香型白酒因其傳統的釀造工業、立足健康白酒的理念,其消費群體在逐步擴大。通過努力,醬香型白酒在消費者中的比例將得到大大提高。

(三)黔酒品牌意識進一步增強。今年八月,省政府評出了“貴州十大名酒”,這是貴州省25年後再次舉行的貴州名酒評選活動。鑒於茅台酒對白酒產業的突出貢獻,由省政府授予“貴州名酒之王”稱號。“貴州十大名酒”與茅台酒以“10+1”貴州白酒品牌的整體形象向外宣傳推介。目前“貴州白酒”的集體商標正在申報過程之中。

三、黔酒“1+10”酒業園區建設構想

以2011年“貴州十大名酒”為引領,緊緊圍繞“10+1”貴州白酒品牌規劃建設“1+10”酒業園區。一是貴州仁懷.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優名酒),即茅台鎮國酒工業園、仁懷名酒工業園區、仁懷市醬香型白酒聚集區。二是三大“貴州白酒”品牌基地;黔北地區基地——主要是遵義市和畢節地區;黔中地區基地——以貴陽市和安順市為主;黔南地區基地——以黔東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為主。這樣,在“貴州茅台”的引領下,整合我省白酒行業形成“貴州白酒”品牌,強力推進“貴州白酒”品牌營銷策劃和統一宣傳,樹立“貴州白酒”獨特的品牌形象。

黔酒“1+10”酒業園區建設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