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中國白酒看貴州13(2 / 2)

“1”指茅台鎮國酒工業園。茅台鎮國酒工業園選址為茅台鎮中華村、太平村沿赤水河西岸一帶。同時將位於二合鎮玉屏村一帶作為貴州茅台酒循環經濟科技示範園區建設區域。該園區承載著貴州白酒複興的核心使命,是未來貴州白酒加快發展的引擎,“十二五”期間該區域的發展目標是達到年產茅台酒4萬噸以上,積極抓好茅台王子酒、茅台迎賓酒等係列酒發展,力爭國酒工業園產值達到500億元。

“10”指以仁懷名酒工業園區為代表的黔酒10個重點梯級品牌建設核心園區。

1.仁懷名酒工業園區。仁懷名酒工業園區成立於2010年4月。園區按一園多點的形式布局,主要有五岔生產區、榮昌壩生產區、榮華生產區以及壇廠酒類配套產業區。到“十二五”期末,仁懷名酒工業園區形成年產20萬噸醬香型白酒產能,能為市內白酒企業提供80%以上的配套產品,倉儲物流配套完善,實現工業總產值300億元以上,建成全國最大的高品質醬香型白酒生產示範基地和白酒特色工業旅遊區。

2.仁懷市醬香型白酒聚集區。主要是沿赤水河茅台鎮下遊一帶,分布區域為仁懷市茅台鎮(除國酒工業園區外)、二合鎮、合馬鎮、沙灘鄉等。該區域主要圍繞國台、百年糊塗、酒中酒等“貴州十大名酒”之中的三強品牌做好建設,同時重點培育獲得“貴州名酒提名獎”的鎮酒、釣魚台國賓酒、懷莊酒、貴州迎賓酒等品牌。在十二五期間,力爭實現產量20萬噸以上,產值突破200億元。

3.習水白酒工業園區。重點打造習酒品牌,緊緊圍繞習酒公司做大規模,將習酒鎮、隆興鎮、土城鎮沿赤水河流域區域拚盤,作為習水縣白酒工業園區的基地,統籌規劃建設。

4.董酒工業園區。董酒被國家權威部門列為“國家機密”。2008年8月由國家主管部門正式確定“董香型”白酒地方標準。該園區核心任務是圍繞董酒品牌提升做足文章。

5.鴨溪窖酒工業園區。重點打造鴨溪窖酒品牌,緊緊圍繞鴨溪窖酒業公司做好園區規劃建設。

6.金沙特色食品工業園。重點規劃建設金沙回沙酒城,做大總量、擴規增效,加強品牌建設,努力打造集釀酒、人文、環保、休閑於一體的現代化和諧生態酒城,發展壯大“金沙回沙酒”整體實力。

7.貴酒工業園。規劃建設好貴酒萬噸醬香型白酒生產基地,創好“貴酒”品牌,力爭十二五期末產量達18000噸。

8.青酒工業園區。以青酒集團為核心,規劃建設青酒工業園,做大“青酒”品牌。

9.貴州醇工業園區。以貴州醇酒廠為龍頭,主要發展釀酒、飲料製造工業,壯大“貴州醇”品牌勢力;依托科技進步和體製創新,將貴州醇工業園區建設成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設施配套、生態良好、管理有序的新型科技輕工業園區。

10.都勻勻酒生態工業園區。勻酒曾經和“茅台”、“董酒”等被稱為貴州老八大名酒。為加快勻酒發展,黔南州、都勻市政府以“重振勻酒”的發展思路積極招商引資,於2010年底恢複勻酒萬噸產能技改項目,並擬規劃建設“勻酒生態工業園區”,重塑勻酒輝煌。

當然,貴州知名白酒品牌還比較多,在重點打造黔酒“1+10”酒業園區的同時,也要注重梯級品牌的培育,深入挖掘省內各地酒業發展的諸多亮點,比如貴州湄窖、珍酒、安酒等,要加快推進品牌建設力度,逐步規劃建設具有地方品牌特色的酒業園區,壯大黔酒集群規模。

四、建設黔酒“1+10”酒業園區的幾點建議

(一)切實加強領導,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全省專門管理白酒產業發展的常設機構欠缺,在當下內外工作協調多、經濟發展迅猛的情況下,尤其應當考慮設立專門機構,協調解決黔酒園區發展中出現的重大問題。要明確酒業園區管理體製、強化管理權限。要落實好省委省政府關於酒業發展的有關精神,加強財政、稅收、金融和土地供給等方麵的支持力度。

(二)加大市場開拓,提升貴州白酒整體品牌形象。要積極抓好品牌建設,創新發展思路,大力推進茅台國際化進程,提升茅台的國際市場占有率,擴大茅台品牌的國際影響力。同時要在國酒茅台的品牌帶動下,扶持發展二線品牌,積極搭建宣傳平台,整體宣傳推介貴州白酒,幫助企業打造市場,加大市場開拓力度,促進黔酒整體品牌實力的提升。

(三)研究製定酒業園區發展配套政策。要加快製定貴州白酒工業園區發展配套政策,盡快出台園區建設過程中涉及到的,如招商優惠政策、失地農民養老保險、項目扶持資金使用、園區機構設置、編製核定等方麵的配套政策措施,運用政策對園區建設進行指導。

趙儒亮,1984年7月出生,貴州仁懷人,曾獲中國中小企業貴州網最佳信息員一等獎。現供職於仁懷名酒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綜合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