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判斷出機會所帶來的利弊,我們才能更好地把握它、利用它。我們常說,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但是有些機會是風險小的,有些機會是風險大的,這就需要我們的及時判斷,不要讓好機會從身邊溜走,也不要讓不好的機會強加己身。
機會盡在幾秒鍾,如果你不能在最短時間裏做出最合理的判斷,機會就會選擇離去。市場風向為我們的選擇提供了參考點,而未來才是我們不斷奮鬥的方向,如果我們不能抓住,那麼,等待我們的將會是時機的無情流逝。
在某市的市區裏新開了一家龍魚館,可是,誰能想到,這家店的店主,一位名叫賀蜜斯的小姐,居然投入了近百萬在這家店麵上。
一家經營觀賞魚的店麵居然需要百萬的投資?恐怕這種瘋狂的行為沒有幾個人會去做。賀小姐卻毫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在她的店裏,魚還是龍魚,可是卻是原產自印尼的龍魚。這種魚,每一天少則幾千元,多則上萬元。有人會問,不過是一種觀賞用的魚,幾萬塊錢?誰會去賣呢?
事實上,賀小姐這種大膽的做法絕不是空穴來風。賀小姐經營的這種魚,在印尼屬於一種瀕臨滅絕的物種,同樣喜歡魚的賀小姐第一眼就喜歡上了這種魚。後來,經過考察,賀小姐發現,在廣東、噴鼻港、台灣以及新加坡等地,這種原產自印尼的龍魚被當作“風水魚”,是用來旺家鎮宅。
在這裏,雖然有很多經營龍魚的店麵,卻還沒有人敢去做這種生意。第一,當地人對這種魚的認識還不深,是不是願意花錢購買還是個未知?第二,開這樣一個魚店,需要的投資太大,一旦賠了,就可能是血本無歸。可是,賀小姐憑著自己的喜愛,再加上對市場敏銳的觀察,毅然決定投資開起了這家店。
如今這家魚店給賀小姐帶了豐厚的利潤,而她本人也對今後的市場充滿了信心。
其實,道理很簡單,不過是魚而已,有了“鎮宅生財”的作用就身價大增。賀小姐正是看到了產品的“附加值”,權衡利弊之後,牢牢把握住了商機,才最終取得了成功。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隻有每天為了成功而努力奮鬥的人。敢於冒險,是因為看到了機會背後的潛在價值,如果我們看不到這樣的價值,隻是腦子一熱,就采取行動,那麼,就算再好的機會也會從我們身邊蒸發掉。
我們都認為跟著別人走,按照套路出牌就已經很好了,但是我們誰願意總是跟在別人屁股後麵走?學會分析自己,學會分析機會,然後盡快找到一個解決的方法,這樣一切才會按照我們想象的方向走。
麵對升官的機會,我們會怎麼辦?相信很多人會認為這是一個機會,會選擇接受,但是範雎經過一番分析之後,決定放棄機會,推薦蔡澤,下麵,就讓我們來看看範雎權衡利弊之後的壯舉吧!
春秋時期,蔡澤自認非常有才,卻無賞識他的伯樂。這時,他聽說範雎入仕秦國,並且受到了重用,覺得自己的伯樂出現了。於是他也來到了秦國。
蔡澤剛到秦國就大肆宣揚自己才華橫溢,文韜武略無所不能。隻要自己能見到秦王,就肯定能取代範雎國相的位置。
範雎聽聞此事,就把蔡澤叫到了府上,問他:“你曾說,隻要見到秦王,就會取代我相國的位置?”
蔡澤說:“是的。”範雎問他為什麼這麼說。
蔡澤繼續說道:“天下萬物都是新城代謝的過程,功成身退是人生的自然法則。現在人們都希望像聖人一樣賢明,賢明之人就是要施恩於天下,這樣才能受到百姓的愛戴。但是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從始至終都才華橫溢。自己無德無能時,就應該及時退位讓賢,才會受到天下人的讚揚。”接下來,蔡澤又舉了商鞅和文種的例子,來闡述自己的觀點。
範雎聽出了蔡澤的意思,就說:“為什麼不可以從始至終呢?商鞅輔佐秦孝公,沒有二心,而是因公忘私。雖然得到了秦孝公的寵信,但是卻失去了秦國人民的信任;大夫文種輔佐勾踐,不以勾踐卑賤而退卻,反而幫助他渡過危難。不會背信棄義,更不會誇耀自己的功勞。他們都是我學習的典範。隻要大義所在,縱然拋頭顱、灑熱血,也在所不惜,為什麼非要退位讓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