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說”出商機——商機無限,關鍵還看怎麼說(2)(1 / 3)

很多人麵對問題,就茫然無措,不知道怎麼辦才好,總是運用慣性思維,按套路出牌,這樣是很不明智的。按套路出牌,隻會讓自己走別人走過的老路,很難有創新,更不要談什麼發展了,這也是人的弱點之一。如果被固定思維所操縱,不去變通,使思維單一化,隻會讓自己在營銷商戰中處於劣勢。

做營銷,最主要的就是把消費者和商品聯係到一起,然後讓消費者對商品產生某種關係,進而義無反顧地去購買商品。如果隻是人雲亦雲,跟著其他營銷員的思路,隻會走上他們的老路,根本不會實現創新,更不要談什麼超越了。

差異化營銷是對思維的一種考驗,要學會不走尋常路,從另外的角度尋找突破口,進而取得成功,我們的普遍思維是釘是釘,鉚是鉚,而差異化營銷的精髓則是釘也是鉚,鉚也是釘,這樣做法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利用二八法則,用言語抓住大客戶

1897年,意大利經濟學家維爾弗雷德?帕累托在積累了多年的經驗後,對當時英格蘭地區的財富和收入的分配模式進行了仔細的研究,經過一段時間的計算,帕累托發現20%的人占據著全部財富和收入的80%。

發現這個結論,排雷托感到非常驚訝,他忽然明白,重要的東西隻占少數,而次要的東西卻是占大多數。如果以此來分析一件事情的話,重要的事情隻是少部分,而其他的隻是細枝末節的東西。這就好比做一件事情,隻要抓住主要矛盾就足夠了,不用去顧及對這件事情影響甚微的次要矛盾。

帕累托的發現證明了一件事情的成敗主要是由少數因素決定的,隻要掌握這些少數因素就能掌控全局。經過多年的改進,這個原理成為了現代經濟學上非常著名的“二八法則”。

二八法則主要闡述了決定性因素隻是少數的,做事情不能舍本逐末,這樣反而會抓不住重點,反而讓機會從身邊憑空溜走了。抓住主要矛盾,具體分析其中的利弊,然後做出決定,利用你的優秀口才,進而收獲到最好的效果。

營銷也是如此,我們不能丟了西瓜揀芝麻,更不能抓不住重點,眉毛胡子一把抓,這樣很容易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營銷過程中,我們要率先分析出哪些是大客戶,哪些是小客戶;哪些是潛在客戶,哪些是長期客戶……不能把所有客戶簡單的歸於一類,因為他們在你營銷的過程中起的作用是千差萬別的,如果劃歸一類,隻會讓自己需要這些客戶資源的時候一團亂麻。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做營銷就要高效,就要往高處走,抓住大客戶,發展和他們的關係,讓他們體會到你的誠意,進而同進同退,取得互利共贏的大發展。

我們常常會因為不經意地側重小客戶,而流失掉了一些大客戶,這是得不償失的,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客戶資源中分析出每個客戶的潛在價值,真正做到快而有效地解決問題。

肥水不流外人田。遇見大客戶就要果斷抓住,不能讓他們輕易溜走。那麼,要怎樣抓住大客戶呢?商業營銷,脫離不了利益關係,首先要做的就是曉以利害,讓大客戶看到跟你合作要比跟別人合作獲益更多。隻有這樣,他們才不會打退堂鼓,心裏也就會對你增加一種好感。

利用說的能力,抓住大客戶,但是闡明誠意時要自然,不能逼大客戶太緊,不然就會讓大客戶產生逆反心理,脫離出你的掌控。對待大客戶一定要循序漸進,抓住他們需要的,然後投其所好,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張是一家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他從第一天上班就首先明確目標,先抓住重點,有所取舍,如果所有事情都要抓,隻會手忙腳亂,任何一件事情都做不好。於是他就決定用80%的精力去尋找客戶,用20%的時間做重要的事情,用其餘時間處理其他沒用的事情。小張認為,抓住重點,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