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明白,要使電燈照明係統真正投入使用,必須有一套與之相配套的發電係統。為了設計完成這套供電係統,他付出了比研究電燈更多的精力與才智。
1879年夏天,愛迪生開始改進發電機。首先,為了獲得強大的磁力,他開始研究發電機纏繞電圈的方法。他測試了電流的大小和磁力的強度後發現,即使加入超出某一程度的電流,磁力也隻能達到某一限度,並不會再增加,這種現象被稱為飽和。發現了這種現象後,就可對電流加以控製而使其不至於流到外麵去。
愛迪生就這樣詳細調查了發電機的每個部分,並且做各種研究和實驗,結果成功地設計出比原來功率更大的發電機。第一台愛迪生式的發電機是由克魯製造完成的,經試用效果良好。
第一次試機之後,愛迪生親自宣布,該機的發電率為90%。許多專家都對此表示懷疑。事實上,該機的電能轉換率為80%,即便如此,這也算得上是驚人的成就了,因為它意味著愛迪生現在將發電機功率提高了一倍以上,並且這種發電方式一直沿用至今。
1880年12月17日,愛迪生成立了紐約愛迪生電力照明公司,地址在珍珠街255號至275號,同時還包括珍珠街附近地區,即華爾街金融區的很大一部分。
愛迪生之所以把廠址選在珍珠街,是因為在他看來,隻要電燈在這裏取得成功,就可立刻把華爾街的那些人爭取過來,而有了這些人的支持,電燈照明就能普及全國。為了避免市政官員和提供資金的銀行家們的反對,愛迪生決定不采用架空電線的辦法,而不怕多花錢把電線埋在地下。
珍珠街電站供電的第二天,愛迪生走訪了用戶,詢問電燈係統的效果如何。其中一位顧客叫科爾布,愛迪生問他是否喜歡電燈,他回答說,這種新燈什麼都好,就是不能點雪茄。愛迪生什麼也沒說。3天後,愛迪生又來到這位用戶家裏,送給用戶一隻電動打火機。
珍珠街電站是愛迪生為發展紐約市一個區的電照明而建立的第一座公用電站,它的投入使用是電工學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這個電站成了研究和改進愛迪生照明係統的學校和實驗室。
愛迪生在珍珠街電站投入使用之後,就組織計算送向個體用戶的用電量。為此就需要設計一個計數器。愛迪生所發明的計數器,是根據電解原理製造成的。愛迪生最初的一批計數器,是用於計算裝有不超過25盞電燈的設備上所用的電能的。這是電能計數器的主要類型。
愛迪生的電表受到人們的極大懷疑。公眾想象不出,這種小匣子如何能準確地計算出電能的消耗量呢。後來由於報紙報道了一件人所共知的事件,才使人們對計數器的看法發生了轉變。有名的美國資本家萬傑爾比利特,他的私宅裏安裝了電照明。照明費計算是根據所安裝的電燈數量,而不是根據電能的實際消耗征收。
萬傑爾比利特有一次遇見愛迪生,他對愛迪生說,按所安裝的電燈數量收費是不公平的,因為任何人都無法計算出多少時間和多少盞電燈處於通電狀態。愛迪生同意這一點,並說要在萬傑爾比利特那裏安裝一個能計算多少盞電燈點了多長時間的裝置。他這裏指的裝置就是他所發明的計數器。
“這是不可能的!”萬傑爾比利特說。
當時,愛迪生就建議他把燈的數量和點的時間準確地記錄下來,而愛迪生親自在萬傑爾比利特的私宅的電線引入端安裝了電表。愛迪生打賭說,記錄和測量的結果是會相符的。實驗結果證明了愛迪生是正確的。這次打賭使愛迪生的計數器博得了大家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