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曆過如此連環性的苦難和大起大落,陳雨突然想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為人處世一定要謹慎,切勿大意。她回憶說,當初外商要聯合起來整她,把她5年來簽過字的報銷單都翻出來,所有與外單位的聯係都逐一審核,為的隻是想要抓陳雨的半個把柄,想讓她從此在商界銷聲匿跡。但幸運的是,陳雨在任期間,竟然沒有一筆不清的賬目,沒有一個把柄可抓,否則……“會走得很遠。”陳雨說得很肯定。
有了這件事,陳雨對法律顯得格外的敏感。現在,在自己的公司裏,陳雨請了5個法律顧問,分別對商標、勞動合同等問題進行嚴格的把關。在經營過程中,不管做什麼事,陳雨都要先問一問:“可以做嗎?”“法律允許嗎?”陳雨已經習慣於在做事前為自己設立一個“對立麵”,這是對公司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
1999年8月,陳雨再次重出江湖,開始了她的第三次創業。
陳雨說:“我這次選擇東山再起是想爭口氣,為自己,也為中國人,不能白白讓外商欺侮,受外商的愚弄。”
有人曾經對“東方紅”的老板說,“東方紅”這個牌子陳雨能夠打響真的很不容易啊。可是“東方紅”老板卻說:“是我的牌子好,她才能做得那麼好。”就為了他的這句話,陳雨要再打一個牌子給他看。
這一次,陳雨引進了意大利的品牌“升級8”,買斷了該品牌在中國的經營權,成立了“升級8”服飾責任有限公司,自己也出任了該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
在很短的時間內,陳雨的新公司就在上海、北京、武漢、南京、無錫、杭州等大城市建立了50多家專賣店。“升級8”這個品牌很快引起了消費者的重視,第一個月的銷售額就已經達到了2000萬元。在此後的三年裏,“升級8”這個品牌,在中國市場上被陳雨一炮打響。如今,“升級8”在全國已經成為擁有1100名員工、258家專賣店、營業額突破2.5億元的中型民營企業。
陳雨又取得了成功。這一次,再也沒有人敢懷疑陳雨的經營才能,倒是陳雨自己對名利看淡了很多。
“做生意,對我來說,賺錢不是最主要的,我不是很奢侈的人,雖然我生產名牌,但我卻不追求這個,我沒有名表、名車、名貴的首飾,也沒有豪華的別墅,我家就是一套簡單的複式住房,對生活我也不會很刻意。我追求的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境界,還有一種人與人之間真誠的情誼。”陳雨說。
經過了這次的坎坷,陳雨更看重雪中送炭的溫暖和情誼。
陳雨永遠也忘不了在她離開“東方紅”的時候,有500多名員工自願跟隨在她後麵,他們要跟著她一起重新創業。就算是在陳雨官司纏身的時候,也沒有一個人離開過;陳雨忘不了在她為資金一籌莫展的時候,長寧區政府出麵協調,由區財政和中小企業擔保中心為她做擔保,使她獲得了1500萬元的貸款,並為她找了兩幢四層樓房作為廠房,同意場地租金可以暫且緩交;陳雨忘不了意大利一個公司的董事長,他曾經也是“東方紅”的布料供應商。陳雨和他有過四年的合作,在得知陳雨被“開除”之後,他拒絕與東方紅再次合作,因為他們不相信陳雨會“貪汙”。當聽說陳雨準備帶領員工們東山再起的時候,他找到了陳雨,無條件把意大利“升級8”在中國的使用權轉給了陳雨。
說起這些曾經一起共患難的情誼,陳雨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她說這是她人生最大的一筆財富。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她現在所做的一切都隻是為了回報。她必須對得起“升級8”這個品牌,就算是在公司資金很困難的狀況下,也要堅持引進德國、意大利西服製作的流水線,從技術設備上保證產品的工藝和質量。在麵料的選擇上,她全部使用國外新、奇、特麵料,加上意大利流行服裝款式與中國傳統審美觀點相結合的設計,保證了該品牌服裝的流行時尚。
沒有誰可以隨隨便便成功,包括那些所謂的“一夜成名”的人,我們多數隻看到他們成功表麵的光環,沒有看到在這成功的背後是用多少汗水積攢起來的,很多時候我們會聽到這樣的聲音:“他真幸運,遇到這麼好的機會。”“我真羨慕你,這麼好命。”等等,聽起來是不是真的很諷刺,好像天上掉餡餅的事天天發生一樣,其實不然,所有的事情都是需要自己去奮鬥的,而苦難隻是其中的調味劑,它會教你成長,讓你離成功越來越近。
苦難的另一種詮釋
痛苦究竟是什麼呢?
祖母那一輩的人會說:孤獨和寂寞是最大的痛苦;父輩們會說:家庭和生活的負擔是最大的痛苦;20世紀80年代的人會說:愛情的失敗和事業的迷惘是最大的痛苦;90年代的孩子們會說:讀書和學習是最大的痛苦。
都是,又都不是。
祖母那一輩人的痛苦是對生活產生的一種無助,對子女們的思念,她們最看重團圓,渴望相濡以沫的伴侶,渴望知己。這是她們對生活的一種熱愛。她們也有一顆年輕的心在呼喚!
父輩們的痛苦來源於對生活的種種奔波,他們立誌要做生活的強者,他們要為妻子、孩子創造舒適寬裕的生活環境,同時也希望自己家庭的溫馨能夠給他帶來更大的動力。
20世紀80年代人的痛苦是對生活充滿了幻想和渴望,他們有著一種奮發向上的創造精神,這種精神時刻推動著他們前進,他們也要做生活的強者;當然對於愛情他們也會做最佳的選擇。他們渴望“愛情與事業”雙豐收。
20世紀90年代孩子們的痛苦來自對生活的無知,他們不知道讀書是為了什麼,他們眼裏的幸福隻有吃、喝、穿、玩。他們不喜歡讀書。
痛苦究竟是什麼呢?痛苦其實就是一杯苦咖啡,必須由你自己慢慢去品嚐,苦難過後便是甘甜。
苦難是一個永久的命題。自有了人類的那天開始也就有了苦難,苦難之於人類,猶如影子之於物體,形影相吊。於是乎,天地悠悠,苦難便成了一個不能逃脫的哲學命題。凡人,用生命去承受苦難;智者,用生命去感受苦難。當凡人變承受為感受的時候,那麼凡人亦為智者。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苦難和幸福一樣,都是無法用一個準確的定義去詮釋的,每個人對幸福和苦難的理解不同,有些人覺得衣食無憂,嫁個好男人就是所謂的幸福,而有些人則拒絕安逸的生活,覺得隻有生活充實、靠自己的能力闖下一片天地,才算得上真正的幸福,苦難也是如此。苦難一來臨,有的怨天尤人,哭天喊地,然後自暴自棄,最終不是苦難把他毀了,是他自己,而有些人則會覺得經得起考驗才可以成功,苦難是一種財富,隻有經曆過,才能更好地走人生的路。
在我國南方一個很貧困的小山村,曾經發生這樣一個故事,因為那裏極其貧窮,所以幾乎沒有女孩子願意嫁到那裏,村裏的很多成年人都成了“光棍一族”。後來人販子就到那個山村去,九妹是第一個被賣到那裏的女孩。九妹到底叫什麼名字,很少有人知道,剛到那裏的時候,那家人就把她鎖在屋子裏麵。開始的前幾天她還大吵大鬧,死活都要離開。那家人看她軟的不吃,就對她來硬的,拳打腳踢。九妹吃不消,因此就這樣留了下來。
往後的幾個月裏,九妹趁那家人不注意,曾經偷偷地跑過兩回,但是不到半天,又被抓了回來,而且被看管得更嚴。
三年後,九妹有了兩個兒子,整天忙忙碌碌,儼然一副好媳婦的模樣。有一天,人販子被公安局逮捕了,招供了販賣九妹的過程,她的家人找到了她,要帶著她回家鄉去。結果,九妹的決定讓大家都大吃一驚:她拒絕回去。有記者問她以前那麼多次想要逃走,現在終於可以走了,為什麼又不願意跟家人回去呢?九妹說:“以前走,是我一個人,可是現在我走了,我的兩個兒子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