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判的實際過程中所采用的各種技巧的組合,就是談判口才的策略。一個談判的新手在策略上往往隻會使用一些簡單的招術,而談判高手則能使用令人捉摸不定的招法去實現自己的目的。這正如福熙元帥對戰爭藝術所說的:"概念是再簡單不過,不幸的是做起來就很複雜了。"談判口才的策略也是如此。隻有把所掌握的理論通過談判口才有意識地發揮出
來,才能迅速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談判策略。
疲勞戰術
到日本進行談判時,日本人都是親切的主人,隻要踏上日本國土,他們就會以親切的態度來贏得你的讚賞。當你經過令人筋疲力竭的遠航或飛行後,你所需要的不外乎找家旅館好好睡一覺。可是當你一上岸或一下飛機,便有位神采奕奕、身著整齊的年青人前來歡迎你,並且告訴你,他已經替你安排了一個美妙的夜晚。即使你告訴他你有多麼疲倦也沒用。他會說:"喔!不,已經全部預訂好了。我們將有一個充滿樂趣、刺激的夜晚。"你當然不便傷害他的好意與熱情。盡管眼皮打架,步履沉重,也隻好與對方一道赴約。
在晚宴上,好客的主人,會讓你吃得很好,喝得很多,你帶著醉意、倦意回到旅館,時間早已經是午夜二點了,而你還在慶幸自己確實度過了一段非常美好的時光。可是,第二天一早,談判者就來敲門了。坐在談判桌旁邊的是另外一位眼睛有神、穿著整齊、口齒伶俐的談判者,準備開始和你一項一項地討價還價。
豐富的食物和宿酒未醒,使得你的腦筋不太靈活,加上深夜歸來、睡眠不足,使得你渾身乏力、腦子僵化,你注定是要失敗的。即使你是一個很堅定的談判者,也會被對方輕而易舉地征服,因為疲勞使你失去了明辨與耐心。
在談判中,談判者的話常常是一諾千金,責任重大,來不得半點馬虎。因此,在談判中的當事人不僅要精力集中,而且還要體力充沛。否則,在談判中,你會陷入被動的境地。疲勞使人反應遲鈍,精力不支,對事情總是馬馬虎虎,因此容易被動挨打。
作為談判者,既可利用疲勞戰術去消磨對方的精力;又要謹防自己被對方使用疲勞戰術。保持旺盛的精力,是取得談判成功的關鍵。
不卑不亢
話說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以後,王室衰微,戰亂迭起,諸侯爭霸。這第一個稱霸的,要算是齊桓公。他稱霸多年,中原諸侯都表佩服,惟有"南蠻子"楚成王不服氣。楚成王勵精圖治,四處爭奪地盤,打算和齊恒公比個高低。齊桓公為此非常惱火,便找了個借口,於公元前656年,率領諸侯列國聯軍南下,準備襲擊楚國。楚成王大驚,忙派大夫屈完去探個究竟。
屈完領命,火速奔往楚蔡邊界,求見齊桓公,齊桓公派相國管仲會見屈完。二人見麵行禮之後,屈完便單刀直入:"貴國在北海,敝國在南海,相距千裏,互不相幹,想不到你們率領諸侯列國聯軍進入我國的領地,這是為什麼?"管仲說:"我們兩國都是周天王封的,但當初齊國受封的時候,還負有個特殊使命,有誰不服從天王,齊國就有權利懲罰他。你們楚國本來每年都向天王進貢包茅,供天王祭祀的時候濾酒用。可這幾年,你們不進貢了,我們隻好來問問你們。這是第一件事。第二呢,從前昭王南巡到楚國的時候,楚人讓他坐一隻膠粘的破船渡江,結果淹死在漢水裏,這事也得問問清楚。"屈完回答:"沒進貢包茅是我們的不是,我們保證以後按時進貢。至於昭王南巡不歸的事,要問您就去問漢水吧!"說完扭頭就走了。屈完的話又軟又硬,管仲想了老半天,回報齊桓公說:"屈完的話,滴水不漏,暫時還猜不透他的情況。我們可以把軍隊再往前逼近點。看看楚國有什麼反應。"於是,齊桓公率軍推進到漢水附近,楚成王也派大將葉子文守在那裏,雙方隔河虎視眈眈地對峙著,大戰一觸即發。葉子文對楚成王說:"管仲深知兵法,輕易不肯冒險,我們不如派個人去探聽一下他們的虛實和動向,然後,再決定是打還是和。"楚成王便對屈完說:"那你就再跑一趟吧。是打是和,由你隨機應變,全權決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