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美麗誠樸的心(2 / 2)

五年前在石家莊與鐵凝的幾天相處,也可以說是進一步了解鐵凝的契機。但此後,總是很少有機會見到她,她的作品寫得不少,也難得有機會坐下來認真研讀。不過,此後幾年倒是常常聽到鐵凝進步的消息。一直到去年年底在中國作協五大上她被選為唯一的一位女性副主席。鐵凝成熟了,她擔當文壇的重任,成為文壇的一路諸侯,這是值得高興的!

今年春天開始,《時代文學》雜誌社邀請我主持該刊的一個專欄《名家側影》,在請了各路名家侃了文壇的三位宿將:汪曾祺、林斤瀾和艾煊之後,雜誌社主事的同誌和我都想到了鐵凝,想為她編一個專欄。除了約石家莊幾位年輕的朋友寫稿外,自然想到了始終關心著鐵凝,並受到鐵凝敬重的汪曾祺先生。2月間,當我第一次離京南下之前,就曾在電話裏或當麵向汪老約了稿,他是答應了的。但4月初我回北京見到他,問起關於鐵凝的稿子事,他仍未動筆。汪老年事已高,近年來稿約多,要畫要字的也逐漸多起來,弄得老頭常常是忙不迭,於是我同鐵凝都不大好意思催他。4月底,他老人家又有一次到四川參加筆會的機會,對這次筆會他又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原說5月3日返京,直到5月5日才回來,而且過些天就要到南方參加一個女作家筆會。於是5月7日我才打電話催稿,問他關於鐵凝的文章能不能寫,因為發稿在即,不能不催,老頭在電話中很幹脆地答應:“能寫,馬上投入!”5月8日上午九時許,即接到汪老的電話,他在電話裏說淩晨四時許即起床,一氣嗬成,有兩千多字,要我馬上去取稿。從聲音裏已聽出他的疲勞感,即勸他趕緊休息,我午後去取。午後由於家中有事未能成行,直至晚飯後趕過去。一進門,老頭即把還有墨香的文稿交給我,共八頁,題目:《鐵凝印象》。這就是讀者諸君見到的這篇文章,這篇凝集著一位老作家對青年作家情感和期望的美文。我萬萬沒有想到,這篇文章成了汪老的絕筆,而5月8日晚上同汪老的相見,亦成永訣!

這些天來,我的心情一直不平靜。當在南海邊上的一家酒店裏聽到汪老猝然辭世的噩耗後,我在這個小鎮上治病的日日夜夜裏,一想起汪老的為人與為文,汪老對我的深情,就難以控製悲痛的淚水。但願以此短文記下我所認識的鐵凝的同時,也寄托我對汪老的一片哀思。

王安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