驃騎將軍霍去病
霍去病,西漢抗擊匈奴的著名將領,大將軍衛青的外甥。在衛青的影響下,霍去病自幼就勤奮好學,擅長射箭、騎馬、擊刺等,從小便向往馳騁沙場,建功立業,成為和舅舅衛青一樣居功至偉的大將軍,報效國家。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漠南之戰打響。未滿十八歲的霍去病聽說舅舅又要出征,便主動向武帝請戰,跟隨衛青出征定襄。武帝聽後十分高興,當即任命他為“剽姚校尉”,統領八百名騎兵。霍去病從這時便開始嶄露頭角,並表現出了高超的指揮才能。
他率領八百騎兵,縱馬馳騁在茫茫大漠,一路遠程奔襲數百裏,孤軍深入匈奴腹地。黃昏時分,霍去病發現了匈奴人的營地,他當即帶領部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殺過去,殺敵人一個措手不及。結果,殺敵兩千多人,活捉匈奴單於的兩個叔父。
首戰告捷,霍去病和部下全身而退。這次戰鬥令霍去病脫穎而出,漢武帝因此對他賞識有加,立即封他為“冠軍侯”,以表彰他的勇猛果敢,功冠三軍。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河西大戰爆發。漢武帝發動了第六次北伐匈奴的戰爭。這次,霍去病被任命為“驃騎將軍”,獨率精銳騎兵一萬人,從隴西出發,攻打匈奴。十九歲的霍去病不負眾望,帶著他的鐵甲騎兵在千裏大漠裏長途奔襲,六天轉戰匈奴五部落,一路高歌猛進,勢如破竹。霍去病在皋蘭山激戰匈奴,並斬殺匈奴二王,活捉渾邪王的兒子及相國和都尉等,殲敵近九千人,並且繳獲了匈奴休屠王的祭天金人。
漢軍大獲全勝,武帝聞訊喜出望外,決定乘勝追擊,收複河西。霍去病一鼓作氣,收複了河西平原。從此,漢軍軍威大振,而年僅十九歲的霍去病更是威震四方,令匈奴人聞風喪膽。
兩場河西大戰後,渾邪王聽說因自己戰敗,單於要處置他,於是率眾投降漢朝。漢武帝怕匈奴人以詐降方式襲擊邊郡,派霍去病前往黃河邊受降。
霍去病率領一萬漢軍輕裝簡從渡過了黃河。正在營帳中坐立不安的渾邪王聽到霍去病已經快到營地,慌忙帶領手下部將列隊出迎。剛走出營門,就隻見漢軍如波濤般翻滾著往營門直壓過來,渾邪王本能地往後退了幾步。
渾邪王定睛一看,為首的是員年輕小將,身穿黑色戰甲,頭戴紅纓盔,背後的紅色披風如雲飄舞,身後一麵威風凜凜的“霍”字大旗在晨風中迎風飄揚,啪啪作響。渾邪王手下一看到那杆大旗,隊伍中立馬引起了不小的騷動。
“霍”字旗的出現對他們來說就意味著失敗和死亡,一股恐懼之感油然而生。有不少人驚恐地大叫道:“霍去病!是霍去病!”一時間人馬紛亂,呐喊聲遍野。渾邪王拔出長刀,一聲怒喝:“休要妄動!”誰知眾人根本不理會渾邪王,一些本就不屬於渾邪王部落的將領,紛紛上馬準備逃走。他們大聲地叫道:“霍去病一定不會放過我們,一定會殺了我們的,不想死的就殺出去!”
霍去病坐在馬上,冷冷地看著渾邪王和嘩變的兵將。部將上前問是否前去受降,他沉聲答道:“其他人等不動,你們隨我來!”於是,霍去病帶著幾十個人,向著營門疾馳而去。
渾邪王一看,就幾十個人,心裏一閃念:如果殺了霍去病,我就是匈奴的大英雄了,單於就不會再怪罪我了吧?
轉眼之間,霍去病就到了渾邪王麵前。清晨的太陽剛剛從草原上升起,霍去病的身上流溢著金色的陽光,如戰神般倚馬而立,那種一言不發卻能將眼神裏的冷靜和掌控一切的霸氣表露無遺。這樣的眼神渾邪王看在眼裏,使得他剛冒出的逆反苗頭馬上煙消雲散——不是不想,是不敢。
霍去病端坐馬上,高聲問道:“渾邪王,你可是真心降漢?”
渾邪王心跳加快,手心裏冒出了冷汗,連忙答道:“將軍,我渾邪王部一心向漢,隻是有些部落反悔降漢,還請將軍處置。”
霍去病一點頭:“好!”他一馬當先,衝進混亂人群之中,斬殺不願降漢士卒八千餘人,製止了騷亂。從此,河西走廊正式並入了西漢王朝。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漠北大戰打響。霍去病率五萬騎兵,打敗匈奴,戰功甚至超過了他的舅舅衛青。從此,匈奴被徹底趕出大漠,以後數十年內無力侵犯漢朝邊境。霍去病也被封為“大司馬驃騎將軍”。遺憾的是,年僅二十四歲的霍去病英年早逝。但他“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報國之心令人歎服,成為後世將領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