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敢於創新(5)(3 / 3)

常言說:“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轉。”這句話是成功的精髓所在,換句話說就是標新立異,可以獨領風騷,隻有那些能不斷創新的人才可以不斷獲得成功。模仿與抄襲也許可以成功一時,但絕不能永久發達。當形勢與環境發生變化時,惟有標新立異的人才可以從一個成功走向新的成功,即使暫時遇挫,也會東山再起。

日本索尼公司創始人盛田昭夫就是一個不斷創新的人。

1946年,盛田昭夫的索尼公司成立時,他在公司的宗旨上赫然寫著:“公司絕對不搞抄襲偽造,而專造他人今天甚至以後都不易搞成的商品。”

20世紀50年代初,收音機在日本還不是十分普及,但人們已經逐漸認識到了收音機的好處。收音機市場大有潛力可挖。很多製造商都看準了收音機市場必將大爆的那一天,因而紛紛大批量生產。

當時流行的收音機並非很完美,而是存在很大的缺點。其內部幾乎全部使用笨重易熱的真空管,體積大得不得了。耗電量又高,並且不能隨身攜帶。

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在當時也被收音機市場的潛力引誘著,但又生怕背負上未來市場過剩的競爭壓力。這時井深大總經理抓住了流行收音機的缺點,設想如果索尼(當時名叫東京通信工業公司)生產的收音機能夠克服這些缺點,必然會大受消費者的青睞,獨占收音機市場的鼇頭,成為技術革新的領導者。

盛田昭夫想要研製一種能攜帶甚至可以放在襯衣口袋裏的小型收音機。要實現這一點,就必須以半導體取代真空管。而半導體的專利權,當時隻在美國有,發展它的是休克利博士。

1952年,他們專門為半導體的事去了一趟美國,想要引進休克利博士發明的半導體專利。1953年,盛田昭夫與擁有半導體專利權的西方電氣公司簽訂了專利合約。

在簽訂這項專利合約之前,盛田昭夫發了一封快信回公司,因為西方電氣公司告訴盛田昭夫,這種專利隻適合生產助聽器。接到信後的井深大立即與公司的技術骨幹開會商討。大家最後一致認為雖然存在風險,但憑借公司的優勢和技術力量,為了占領新的市場,這個險值得一冒。他們決心把半導體引入收音機。一年之後,被貝爾實驗室宣判死刑的磷膠法終於獲得了成功。

最終在1955年,盛田昭夫推出日本的第一批小巧玲瓏的半導體收音機。這批第一次標有“SONY”字樣的產品一出世便令同行和消費者驚詫。“SONY”牌收音機一下子風靡日本。原來的真空管收音機頃刻之間成為陳舊的過時貨。

時隔不久,盛田昭夫生產出的更小的口袋型半導體收音機大批上市。這種收音機隨身可帶,就像手表一般便捷,在社會上形成了一種新時尚,標新立異的索尼公司頓時引起人們的極大注意,“SONY”成了家喻戶曉的名牌。

標新立異使盛田昭夫贏得消費者的心,在市場競爭中出奇製勝。同行企業在對盛田昭夫既嫉妒又羨慕的時候,開始研究他的特點。研究結果之一就是他總在以新取勝。

以新取勝的確是他的一個重要特點:索尼公司不斷推出新產品。其他公司對新產品先是小心翼翼地觀望,一見銷售勢頭看好,馬上跟進生產類似產品。但這時他已經獨享市場一年以上。隨著科技的日益發展,這種跟進的時間雖然也在縮短,但盛田昭夫總能領先幾個月,保持住創新帶來的優勢。

幾十年來,索尼公司在盛田昭夫的標新立異思想指導下,發明創新,直接致使技術產品化,產品利潤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