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素心之人兩相逢(1 / 2)

第二日的宴會,乃是崇皇賀蘭玥的旨意,他命宣王在王府宴請剛剛招至“同文社”的文士以慶祝“同文社”的建立,到時朝中三品以上的文臣武將都會參加,借以以彰顯大崇王朝對於文治的重視。

大崇自太祖皇帝開國以來,不過短短二十四載,因為當初是以武力立國,所以朝中重武輕文,文臣地位不高。到太宗皇帝賀蘭雄即位,他將開國功臣剪除殆盡,又加強了中央集權,使皇帝的權利不可撼動,同時又采取軍政分治的策略,徹底消除了武臣對於地方政權的控製,並大力提拔平民文士入朝為官,使他們成為了新朝的一股清流,現任宰相劉明遠便是其一。太宗在位十一年而崩,其嫡長子賀蘭玥即位,改元明仁,明仁帝在位九年以來,又進一步鼓勵農耕、獎勵商貿,從而使在戰亂中不堪重負的百姓得以休養生息,使國力能夠逐步增強。

他還聽從宣王賀蘭珺的建議,在各地設立官學,大力倡導平民入學讀書,並開科取士,將天下賢才引入朝廷之中。

“同文社”便是崇皇剛剛打算設立的一所招納天下賢士前來研討學問商討教育的機構,它將與太學相得益彰、互補缺失,而且,社中才華過人之輩,必會得到崇皇賞識,加以重用,日後飛黃騰達也未可知。而“同文社”的一切事宜都是交由宣王掌管的。

王府的宴會早已布置妥當,單等酉時開宴。

也許是忙亂了一陣,秦惜覺得有些疲累,想靜一靜,便穿過了那些宏偉莊嚴的殿宇,獨自來到了王府的花園之中。今日王府大宴賓客,眾人都很忙碌,加之宣王有令,閑雜人等不可亂逛以防驚擾來客,現在時間尚早,即便有賓客進府,也有專人引入聽雨閣客室中暫歇,所以在這個時候花園之中十分清靜,並無人跡。

繞過一片草坪,在東麵的假山之後有一個小小的花亭,十分僻靜,秦惜想去那裏歇歇。

她心中憂煩,不曾留意前麵,等她快要步入花亭時才察覺到亭中有人,不禁心中納罕,此時此刻,什麼人會在這裏呢?

抬頭望去,一個身著月白文衫的人負手而立,背對著她,看不清容顏,但卻給人一種超凡出塵、空靈飄逸之感,秦惜有些恍惚,這人身姿高挺卻略顯瘦弱,氣質儒雅,溫潤如玉,而且很陌生,顯然並非王府中人。

那人感覺有人走近,回過頭來,四目相對,兩人俱是一愣。

秦惜驚歎於眼前人的風華氣度,他大約二十五六歲,衣著樸素,並不同於宣王的奪目耀眼,他細眉修目、眸若秋水,容顏俊美傾世、秀麗清朗,看起來雅致脫俗、閑淡瀟灑,風姿翩翩宛如仙人,隻是麵色有些蒼白,略帶病態。

那人見麵前的女子烏發蟬鬢、黛眉如畫、瑤鼻朱唇、秀麗純淨,有一股婉約莊重之感,且衣著高雅,不似一般下人,便微微一笑:“在下冒昧闖入此地,驚擾了姑娘,還請見諒。”

他的笑容如微風拂麵,淺淡溫暖,聲音清醇和煦,仿佛能撫平人內心的傷感,讓人有一種心安的感覺。

秦惜看他氣質衣著,不像朝中官員,猜想他可能是“同文社”新來的文士,便道:“先生說哪裏話,是秦惜打擾了先生清靜才是,先生是來參加王府宴會的嗎?怎會來到此處?”

那人道:“在下見府中景色清幽,遂胡亂走走,冒昧了。”

秦惜想那人可能是世外雅士,不懂規矩也是有的,便不再多言,彎腰施禮,準備離開:“秦惜就不打擾先生了,前殿聽雨閣備有客室,先生可在那裏歇息,等待宴會開始。”

一抬頭間,卻發現那人臉色微變,仿佛突然之間有什麼不適。

“先生?”

“哦,不妨事的。”

那人嘴上如是說,卻緊緊地皺起了眉頭。

緊接著,他的臉色越發蒼白,額上冷汗滴滴冒出,他用力咬緊下唇,卻好像仍然不能緩解痛苦,身體也搖搖欲墜。

秦惜驚慌失措,跑上前去緊緊扶住他,大聲喊道:“先生,先生,你怎麼了?”

“來人,快來人呀?”

可這裏哪裏還有別人?

怎麼辦?

“先生,你暫且忍耐一下,我去叫人。”

秦惜急的滿頭大汗。

可那人卻緊緊拽住她的手,“不要去,我也未料到此刻會舊疾複發,不妨事的,一會兒就會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