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的童話,世界上很多人都喜歡,我們隻看到他閃光的一麵,可是誰知道他一生當中經受了多少屈辱?
安徒生出生於一個鞋匠的家庭,在14歲的時候就出去開始謀生。當時他一心想當演員,可是別人卻認為他是個神經不正常的小乞丐。無奈之中,他到一個家具店當學徒,受盡了欺淩。後來,他嚐試寫劇本,又有人百般地嘲笑他,說他隻會吹牛。這些侮辱深深地刺傷了安徒生的心,但是他從來沒有灰心喪氣,更沒有產生絕望的念頭,而是自己更加努力,終於成為有名氣的人。
在這不完美的世界裏,誰能沒有失意時呢?失意的日子裏,似心絞痛者的感覺,似乎什麼都也不想也不願意去聽。待安靜下來時,沉沉的欲念依然會沿著昨日的希冀之夢頻頻演繹著,似乎有無數悲憤的話要衝口而出,但卻無從發泄,惆悵獨麵斜陽,忽覺自己弱小而無助,連晚風也發出歎息聲在嘲笑自己,心理往往得不到平衡。
由於一時的失意會讓你聯想到從前、現在和未來,不僅僅是黯然的惆悵,許多失敗的經曆也會曆曆在目,變得異常清晰;許多走過的坎坎坷坷也變得難以逾越;許多昨日藐視的困擾都蜂擁而至,想避也避不了。每次的冥想都感到生存是如此的沉重,夢也變得黯然神傷……
失意的日子是黑暗的,失意又是人人必須經受的。失意時候最需要的是人的開導,溫馨的話會讓你平複心海濁浪。然而,別人的開導隻是輔助的,真正達到心平氣和還需要我們進行自我調整。
有些人整日一副布滿焦慮和擔憂的臉孔,似乎人生就是永恒的失意一樣,真是令人惋惜。失意並不可怕,關鍵是失意別失態!在這不完美的世界裏,誰能沒有失意呢?失意的時候你能做到一笑了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