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贏在後天(1 / 1)

曾經讀過一句話叫做贏在起跑線,因此許多人心中便早早樹立一種信念,凡事要從娃娃抓起。於是,許多的孩子早早便被賦予太多的負荷。誠然,對孩子的期盼縱然沒有過錯,但致命的所在就是自己早早把機遇寄托給了孩子,為自己不再做出大的嚐試與努力的尋找出口。於是,失意的心情往往不是源自自己的碌碌無為,而是幼小的孩子在某些方麵未表現出比其他孩子更加超常的天分。

所以,孩子小小年紀,時間與精力便已被侵占的所剩無己,參加各種培訓班,話還說不完全,就強迫著學習音樂;走路還跌跌撞撞,就參加舞蹈班;中國話還不怎麼流利,就已經學起了各種外語……

於是,台上多了一個個“神童”,“天才”,在人們的驚讚中,換來了孩子家長們無數的虛榮與滿足。看著那些多才多藝的孩子,不禁很是為之讚歎,為自己悲哀。但更多的卻是榮幸於自己隻是一個平凡人。因為自己的平凡,所以才會有個真正童真完整的童年。我始終認為孩子就是孩子,無論多麼出色早熟,這都會是無可變更的事實。

事實上,我在研讀大量文獻時驚訝的發現,真正贏在終點的並非那些起點便已勝出者,往往創造奇跡的卻是後來居上者。

江淹天生會吟詩作賦,可是留下的卻隻有江郎才盡的歎息;李白倒是天生貪玩,後來看到一個老婆婆要將鐵杵磨成針的觸動,才發奮努力,一下子成就詩仙傳奇。許多小學出色者,走到最後人生反倒不如那些小學的調皮者出色。更加傑出的卻是曹操,,他的童年用糟糕透頂形容完全毫不過分,可是他卻成就了一代文治武功的千古佳話。

《曹操是怎樣煉成的》用全新的視角介紹了曹操傳奇的一生,但更多的震撼卻是向讀者無中展示了一個哲理,輸在起點並不可怕,贏在先天先並不代表就是永遠的優勢,真正奠定人生基調的卻是贏在後天,笑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