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布爾預料,毛蟲很快就會厭倦這種毫無用處的爬行,而轉向食物。可是毛蟲沒有這樣做,出於純粹的本能,毛蟲圍繞著花盆的邊一直以同樣的速度爬行了7天7夜,它們一直爬到餓死為止。
目標有助於我們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如果你製定了目標,又定期檢查工作進度,自然會把重點從工作本身轉移到工作成果上。單單用工作來填滿每一天,再也不能被接受了。做出足夠的成果來實現目標,這才是衡量成績大小的正確方法。
大多數人都幻想他們的生命是永恒不朽的。他們浪費金錢、時間以及心力,從事所謂的“消除緊張情緒”的活動,而不是去從事“達成目標”的活動。大多數人每周辛勤工作,賺夠了錢,在周末把它們全部花掉。
大多數人希望命運之風把他們吹進某個富裕又神秘的港口。他們盼望在遙遠未來的“某一天”退休,在“某地”一個美麗的小島上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倘若問他們將如何達到這個目標。他們回答說,一定會有“某種”方法的。
如此多的人無法達成他們的理想,因為他們從來沒有真正定下人生的目標。
記住戴爾·卡耐基的這句話:“有了目標才會成功”。
目標是對於所期望成就的事業的真正決心。
沒有目標,不可能發生任何事情,也不可能采取任何步驟。如果一個人沒有目標,就隻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永遠到不了任何地方。
德雷料·鮑克認為,無論是自己創業,還是求職當雇員,隻要你想取得成功,就要樹立正確適當的目標;無頭的蒼蠅隻能撞在牆上,無目標的人生隻能收獲失敗。
價值觀與職業選擇
任何人在選擇職業時都會受到一定動機的支配,而擇業的動機一般都是由價值觀決定的;在選擇職業的過程中,人們總是盼望所選擇的職業能夠滿足自己的某種物質和精神需要。職業價值觀是指一個人對各種職業價值的基本認識和基本態度,它是從最早的人類社會分工中產生的。在剝削社會中,嚴格的等級製度在不同職業中鮮明地體現出來,各種手工勞動者、醫生、藝人等的社會地位十分低下,職業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們的政治和經濟地位的明顯著別。所以人們對某種社會地位的仰慕也就是對這一社會地位所占有的職業的仰慕。由此產生了人們對社會不同職業的評價,也相應地形成了個人對待職業的態度,產生了職業價值觀。
社會上的各種職業部有一定的價值,不同的職業體現著不同的價值內容。由於各種職業的工作條件、工作方式、工作強度、工作性質以及工作的社會和經濟效果者不相同,社會輿論也會時這些價值內容作出評價。所以,人們在思想上會對不問的職業作出不同的評價和表現不同的態度。
不同的時代,對職業的社會評價也會有所不同。比如在戰爭時期,軍人的地位很高,青年中自然就會出現從軍熱,並以從事軍人職業為自豪。在突出政治的時期,入團入黨就成為很多人的誌願。而在經濟倍受重視的年代,成為一個企業家、創業者、自由職業者義會變成人們的願望。另外,人們職業價值觀的形成除了受到社會和時代的製約外,還要受地域、家庭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