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保持憂患的意識(1)(2 / 3)

有這樣一個故事:

兩個歐洲的推銷員去非洲銷售皮鞋。由於天氣炎熱,非洲人向來都赤著腳。第一個推銷員看到此景立刻失望起來,並即刻打道回府。而另一個銷員卻驚喜萬分:“這些人沒有鞋穿,一定大有市場啊!”於是他想方設法,引導非洲人購買皮鞋,結果發大財而歸。

同樣是非洲市場,同樣麵對赤著腳的非洲人,由於觀念之差,一個人因循守舊,不戰而敗;而另一個人信心滿懷,敢於創新,大獲全勝。這就是創新與守舊的天壤之別。

總之,創造性的眼光,可以使員工擺脫本行業的條條框框,接受其他領域中的優秀思想,當你嚐試用不同的角度看事物時,創新的智慧常會讓你得出獨到的見解,再加上進一步的整理和分析,必然令老板大為信服。

人們在現實中都追求正確、反對錯誤,可是這種觀念卻不適合創新思維。對於創造性思考來說,如果你強烈地認同“犯錯是一件壞事”,那麼你的思維就會受到限製。犯錯是創造性思考必要的副產品,所以有的思考技巧都會產生不正確的答案,但那是唯一的路。錯誤可以成為成功的墊腳石,是因為錯誤可以告訴我們什麼時刻該改變方向了。我們從失敗中、錯誤中獲得經驗教訓以及新的希望。

創新意味著從無到有,因而充滿著風險和不正確性,遭到挫折或失敗是正常的,但風險往往又蘊涵著機遇和未來。麥當勞連鎖店的創始人克羅克認為:“成就必須是在戰勝了失敗的可能、失敗的風險後才能獲得的東西。沒有風險,就沒有取得成就的驕傲”。所以,一些優秀的企業總是熱情地鼓勵嚐試和冒險,積極支持員工的創新思想和創新行動,同時又能寬容地對待失敗,甚至鼓勵犯錯誤,以保護員工創新的熱情和積極性。

時代華納公司的己故總裁史蒂夫·羅斯曾說過:“在這個公司,你不犯錯誤就會被解雇。”矽穀公司流傳的名言是“失敗是可以的”。那時的企業普遍推崇的價值觀就是“允許失敗,但不允許不創新”、“要獎賞敢於冒風險的人,而不是懲罰那些因冒風險而失敗的人”,以致有人認為,“失敗是矽穀的第一優勢”。這些都表現出勇於變革的公司對待創新失敗的寬容態度,它實際上已經成為一種理所當然的創新理念。

在IBM發生的一件事件,典型地體現出企業對待創新失敗的寬容態度。IBM公司一位高級負責人,曾經由於在創新工作中出現嚴重失誤而造成1000萬美元的巨額損失。許多人提出應立即把他革職開除,而公司董事長卻認為一時的失敗是創新精神的“副產品”,如果繼續給他工作的機會,他的進取心和才智有可能超過未受過挫折的人。結果,這位創新失誤的高級負責人不但沒有被開除,反而被調任同等重要的職務。公司董事長對此的解釋是:“如果將他開除,公司豈不是在他身上白花了1000萬美元的學費?”後來,這位負責人確實為公司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勇於創新

若幹年前,斯坦福大學的兩位教授詹姆斯·柯林斯與傑裏·波拉斯在訪問惠普公司的比爾·休利特時問他:在他眼裏有沒有哪家公司值得他崇拜並可以稱作楷模。他毫不猶豫地回答說:“毫無疑問,有,就是3M公司!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步他們會想出什麼奇招來。它們的魅力就在於連他們自己很可能也不知道下一步會有什麼新招。但即使你永遠無法預料這家公司到底會做什麼,你也知道它會繼續取得成功。”

真正想了解創新——創新是如何產生的、是什麼在支持創新以及創新對於企業的重要性——的人最終將會注意到3A公司。創新並不是花點錢或者參觀一下創新企業就能實現的。在3M公司,創新是一種複雜環境的產物。3M公司最突出的天賦就是培養了一個多種因素相互促進的總體工作環境。據3M員工稱,3M有一種特殊的創新生態機製,正是這種機製使3M研製出了大批令人眼花瞭亂的產品。

在3M公司,員工的主要成就就是其貢獻性,而公司的各種工作都為員工發揮其創新精神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無論是普通職員,還是行政管理人員,他們都可以得到同樣的重視。許多員工都把公司的目標——成為“世界上最富有創新精神的企業”這句話銘記於心,他們時常詢問自己:“我怎樣才能革新自己的工作,怎樣才能為生產創新做出更大的貢獻?”

創新意識意味著一種永不滿足的追求,也就是說,現代企業員工的創新意識是同他極其強烈的成就欲望和事業心密切相關的,它們實質上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麵。當著名的世界球王貝利踢進了第1000個球之後,記者圍上來問:“你現在最大的願望是什麼?”貝利不加思索脫口而出:“踢進第1001個球!”可以想象,當貝利吃進第1001個球,他仍會不加思索地說:“踢進第1002個球!”這就是一種永不足的追求。我們完全可以類比地說,現代企業員工強烈的成就欲望與事業心,或者說現代企業員工強烈的創新意識,同貝利“踢進第1001個球”的回答,具有相同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