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能給人帶來無限的動力。即使Windows3.0正式推出之後,微軟也並未放棄MS-DOS的持續升級換代開發,公認的MS-DOS3.3早已經被全世界個人電腦用戶接受,DOS7.0版已經公布於世,在操作係統沒有哪一家公司能超過微軟公司,但比爾蓋茨仍然沒有停止對操作係統的技術改進和功能的擴展。在IBMPC機上市後,IBM公司的聲望與反映時代潮流的新機開始互相推波助瀾,橫掃著計算機的市場。很顯然,市場銷售前景一片大好,微軟公司的前景也一片大好,“微軟”騰飛的時刻就要到來了。
在這樣值得興奮的時刻,“微軟”隻舉行了一個小型的慶祝會,而不是狂歡之夜。蓋茨等人很清楚,這隻是個開始,DOS1.0還不完善,DOS新版還必須盡快開發,CP/M係統過還對“微軟”存在著威脅,別的公司已經推出了不少好的應用軟件,“微軟”決不能鬆口氣,要做的工作還是太多太多了,這隻是一個剛剛的開始。
1987年,“微軟”的業績已上升到軟件產業界的首位,營業額達34590萬美元,利潤達7000多萬美元,“微軟”的全體職工個個精神振奮,興奮異常。但是,蓋茨誠懇地告誡員工說:“不要老在這上麵打轉轉,我們的前景很遠大,應繼續努力。”不久,他又令有關部門對微軟各位員工的傑出表現表示感謝。他說:“往後的路還長,工作還很多,許多思想感情問題還等待著各位去解決,希望你們今後更要加倍努力,認真負責,一絲不苟地做好一切工作。”
1991年,在比爾·蓋茨的備忘錄裏寫道:“IBM公司怎樣在大力促銷它的DOS/2係統,以便取代微軟MS-DOS係統;三大網絡公司的網絡軟件還在激烈交鋒;‘微軟’還正在接受違反‘反托拉斯法’的調查等等。”
由這些事例可見,比爾·蓋茨在成功的路上頭永遠保持著憂患意識,警覺和持續拚搏精神時刻相伴。即使取得了象Windows3.0,Windows95軟件開發銷售如此大的成功,股票價格達到每股120多美元的高價,公司資產超過美國老牌的波音公司、通用汽車公司等大公司,內部湧現眾多的億萬富翁、千萬富翁和百萬富翁,他們仍然是如此。其實正是居安思危的戰略思想滲透到微軟公司的各個階層,每個員工的心中,才激勵著“微軟”不停地向前衝刺。
IT行業曆史上最大的一次討伐運動正如火如荼,有人說已聽到微軟帝國喪鍾,眾多的跡象表明,更多競爭對手威脅著微軟,而且過去的成績正一點一點變成自己不能承受之重的包袱。
比爾蓋茨向主要的董事們分發了公司史的備忘錄,回顧了過去,同時也描繪了公司的將來發展前景,其中充滿了比爾蓋茨一貫的精神風格:“永遠保持領先激情和懼怕落後的憂慮。”
不甘落後的藍色巨人在軟件係統領域的DOS/2還繼續在市場上占有一定份額;Movell公司依然生龍活虎;還有比爾·蓋茨自己假想的“影子競爭對手”,及其眾多電腦公司聯盟把微軟推上反壟斷的法庭等等。
比爾·蓋茨清醒地認識到在各個領域內正麵臨著強大的壓力和前所未所有的挑戰,比爾·蓋茨必須冷靜思考沉著應戰,才能保持微軟公司在市場的地位。
總之,“微軟”的成功絕不能說是運氣所致。事實是:“微軟”的憂患意識使“微軟”保持了進取精神,而這種持續進取精神又激勵著“微軟”全體員工的飽滿工作熱情和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拚搏精神,這才是“微軟”成功的重要原因。他的這種管理危機感帶動著微軟大軍不斷創新拚搏,使“微軟”取得一次次的成功,可以說,危機感是比爾·蓋茨不斷戰勝競爭對手的戰略武器。
現在企業間更新、淘汰的速度越來越快,呈現出令人眼花繚亂的景象。一些著名大企業江河日下難挽頹勢之時,一大批中小企業卻如旭日初現。美國每年創立的四五十萬家新企業中,約有一半以上五年之內就會倒閉。企業要想保持昔日輝煌,越來越難。從某種意義上說,市場競爭是一場不進則退、永無止境的競賽。
在矽穀,每年都有近90%創新公司破產。所以,企業都信奉“世界屬於不滿足的人們”這句箴言,很少陶醉在已有的成就之中。惠普公司原董事長兼CEO盧·普拉特說:“過去的輝煌隻屬於過去而非將來”。未來學家托勒也曾經指出:“生存的第一定位律是:沒有什麼比昨天的成功更加危險。”比爾·蓋茨反複向員工強調:“微軟離破產永遠隻有18個月”,意在使員工保持創新的緊迫感。葛洛夫也有一句名言,即“唯有憂患意識,才能永遠長存”,並說英特爾公司一直戰戰兢兢。憂患意識和危機理念賦予這些企業一種創新的緊迫感和敏銳性,使企業始終保持著旺盛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