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克服妨礙行動的因素(3)(1 / 2)

其實,所有正當合法的工作都是值得尊敬的。隻要你誠實地勞動和創造,一門心思地做好本職工作,沒有人能夠貶低你的價值,關鍵在於你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那些隻知道要求高薪,卻不知道全力以赴工作的人,無論對自己,還是對老板,都是沒有存在價值的。

也許某些行業中的某些工作看起來並不高雅,工作環境也很差,無法得到社會的承認,但是,請不要忽視這樣一個事實:隻有專注工作才是衡量傑出員工的真正尺度。如果每個人都追求那種高薪而體麵的工作,而不專注於手頭的工作,說得嚴重一點,這個民族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一個習慣了粗製濫造的民族,決不會有更多的生存空間的。

實際上,工作本身沒有貴賤之分,但是對於工作的態度卻有高低之別。看一個人是否能做好事情,隻要看他對待工作的態度。而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又與他本人的性情、才能有著密切的關係,一個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態度的集中表現;人一生的職業,就是他誌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所以,通過員工的工作態度,在某種程度上就了解了那個人的人生價值。一個看不起自己工作的人,其人生也不會有太多價值。

盧浮宮收藏了莫奈的一幅畫,描繪的是女修道院廚房裏的情景。畫麵上正在工作的不是普通的人,而是天使,一個正在用茶壺燒水,一個正優雅地提起水桶,另外一個穿著廚衣,伸手去拿盤子——即使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事,也值得天使們全神貫注地去做。

如果隻從他人的眼光來看待我們的工作,或者僅用世俗的標準來衡量我們的工作,它或許是毫無生氣、單調乏味的,沒有任何吸引力和價值可言。但如果你抱著一種使命感的心態和學習的心態,工作就會變得很有意義。

每一件工作都值得我們去做,不要看不起自己的工作,認為自己是大材小用,這是非常錯誤的,也是非常危險的。因為這很容易導致工作者狂傲自大,而又無真才實學。

專注員工之所以具有錦繡的職場前程,因為他們不論做何事,都是竭盡全力。一個人工作時,如果能以生生不息的專注精神、火焰般的熱忱,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那麼不論所做的工作如何平凡,即使是平庸的職業,也能增加他在行業中的聲譽,因為每一個行業中都有出類拔萃的人,每一個行業都有他們值得敬重的神。行行出狀元,你要爭取成為你那個行業中的佼佼者。

從細節中尋找專注的起點

《基業長青》的作者吉姆·柯林斯認為,不願做平凡的小事,就做不出大事,大事往往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來。在樹立員工專注精神時,也要從小事中開始尋找專注的起點。

在荷蘭,有一個剛初中畢業的年輕人來到一座小鎮,找到一份替鎮政府看門的工作。他在這個崗位上一直工作了60多年,他一生也沒有再換過工作。就憑這個專注勁,也值得現代人學習。

很顯然,這個工作很清閑,年輕人便以打磨鏡片來打發時間。就這樣,一磨就是60年。正是憑借這份專注精神,他磨出來的複合鏡片放大倍數比專業技師磨的都要高。借助自己研磨的鏡片,他發現了當時科技尚未知曉的微生物世界。從此,他聞名世界,隻有初中文化的他被授予了巴黎科學院院士的頭銜,就連英國女王都曾到小鎮拜訪過他。

創造這個奇跡的人,便是科學史上鼎鼎有名的荷蘭科學家萬·列文虎克。列文虎克老老實實地把手頭上的每一片玻璃打磨好,用盡畢生的心血,致力於這個平淡無奇的完善,終於他從細節中為自己贏得了更廣闊的前景。

很顯然,在現代社會裏,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必須從簡單的小事入手,從細微之處入手,並堅持不懈。這樣一來,必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然而,現在職場中,想成就大事的人很多,但願意把小事做好的人卻寥寥無幾,他們總認為這些小事對自己的成功毫無幫助。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磨刀不誤砍柴工;天下大事,必做於細;這都奉勸人們應做好小事。因為世間一切豐功偉績,都是由一係列小事構成的;而且,1%的細節就等於100%的失敗。所以,應從細節中尋找專注的起點。

不屑於平凡小事的人,即使他的目標再可行,也隻能是一個五彩斑斕的肥皂泡。想要取得巨大的成績,就要腳踏實地,專注於平凡小事。否則,你將因在一些小事上的疏忽大意,而陷入無盡的痛楚中,致使自己失去大好的發展機遇,成者功虧一簣。

有個伐木工人在一家林場找到了工作,報酬不錯,工作條件也很好,他很珍惜這份工作,並下決心要好好幹。

第一天,老板給了他一把利斧,工人砍了18棵樹。

老板說:“不錯,就這麼幹!”工人很受鼓舞,第二天,他幹得更加起勁,但是隻砍了15棵樹;第三天,他加倍努力,可是隻砍了10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