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擇業的時候,你要告訴自己:我並不是為這份薪酬而選擇這工作,而是因為眼前的這份工作能為我今後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這份工作能使我獲得真正的無價之寶——接受到新的知識,培養自己的能力,展現自己的才華。在你未來的資產中,它們的價值遠遠超過了你現在所積累的貨幣資產,因為它們是可以創造資產的資產。
在工作中最重要的不是薪水
維斯卡亞公司是美國20世紀80年代最為著名的重型機械製造公司,許多人畢業後到公司求職均遭拒絕。詹姆士是哈佛大學機械製造係的高材生,和許多人的命運一樣,但他並沒有灰心。他先找到公司人事部,提出為該公司無償提供勞動力,公司分派給他任何工作,他都不計任何報酬來完成。公司起初覺得不可思議,但考慮到不用任何花費,也用不著操心,便分派他去打掃車間的廢鐵屑。
一年來,詹姆士勤勤懇懇地重複著這種簡單而勞累的工作。為了糊口,下班後他還要到酒吧去打工。1990年初,公司的許多訂單紛紛被退回,理由均是產品質量問題,為此公司蒙受巨大的損失。
公司董事長為了挽救頹勢,招開緊急會議商議解決。
當會議進行一大半卻尚未見眉目時,詹姆士闖入會議室,在會上,他把這一問題出現的原因做了令人信服的解釋,並且就工程技術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隨後拿出自己對產品改造的設計圖。這個設計非常先進,恰到好處地保留了原來的結構優點,同時克服了已出現的弊病。
總經理及董事見到這個編外清潔工如此精明在行,便詢問他的背景以及現狀。經董事會的舉手表決,詹姆士當即被聘為公司負責生產技術問題的副總經理。
原來,詹姆士在做清掃工時,利用清掃工到處走動的特點,細心察看了整個公司各部門的生產情況,並一一做了詳細記錄,發現了所存在的技術性問題並想出解決的辦法。為此他花了近一年時間搞設計,做了大量的統計數據,為最後一展雄姿奠定了基礎。
由詹姆士從一個編外清潔工到公司副總經理這個過程可以看出來,在擇業時,有比高薪更重要的考慮因素,那就是個人的發展。擇業求職盡可能選擇收入高的工作,這本無可厚非,但如果一味地追求高薪而不顧今後的發展機會,有時候也會占小便宜吃大虧。
擇業求職時,在機會和高薪的選擇上,以下方麵不能不注意。
首先,要關注企業發展的後勁,看看這個行業的產品發展方向是不是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是否符合產業結構的調整方向。其中,尤其要關注那些成立時間不長,但是很有發展前途的新企業,不失時機地加入這些企業,對以後自己的發展相當有利。
企業的牌子也很重要,如果你有幾年在國際著名公司、國內著名企業的工作經曆,在同行中的“身價”就大不一樣。這種“品牌意識”在大企業中特別明顯。在把握企業選擇標準時,要特別注意企業的分配方式,可以選擇那些職工持股、技術人員持股比例較高的企業。當然,能夠選擇到即將上市的企業那是更好的了,因為一旦上市,你手中的股權就是一筆很大的財富。
其次,要注重崗位。隨著國際社會逐漸接軌,崗位與你的工作、報酬、將來的發展機會等有著直接的聯係。比如,同樣是文秘專業畢業,你應聘部門文員,她應聘部門經理秘書,這兩者身份、待遇有很大的差別,而且對你今後的晉升、尋找新的工作都有較大的影響。
第三,應當關注那些與自己今後發展密切相關的福利待遇。從個人今後的發展看,一個重要的方麵是接受教育培訓的機會,特別是那些可能拿到國際通用的職業資格證書的培訓。這些證書的含金量非常高,是我們實現理想就業的通行證。
西方一學者認為,二十歲的不要考慮待遇,這個階段該是為未來的發展積累經驗,豐富自己的人力資本的時候。許多成功人士在年輕時的經曆都是比較艱苦的,比如曾憲、李嘉誠等。
作為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在不具備自己創業的條件下,往往不去通過為別人打工獲得基本的生活保障。以便為將來自己創業或選擇自己所喜歡的職業奠定物質基。
但現實是,很多人在就業壓力下,往往隻是為薪水工作作著,除了薪水,他們不關心別的,問他們為什麼要選擇這份工作的時候,他們總是說“我迫切需要這份工作,因為薪水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