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開發你的潛能(5)(3 / 3)

作為一個想要成功的人,你的這點心理未免太可憐了,你應該為將來的創業或者更大的提升做好準備。工作所能帶給你的,要遠比工資帶給你的多得多。

如果你將工作視為一種積極的學習經驗,那麼,每一項工作中都包含著許多個人成長的機會。你是為工作而工作,而不隻是為工資而工作。為薪水而工作,看起來目的明確,但是往往容易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心智,使你看不清自己未來的發展道路,所以,工資隻是工作的目的之一,你一定要認識到比工資更重要的東西,如果你隻為薪水而工作,那麼你隻能得到一份薪水,而同時會失去很多東西、正象你如果隻為吃飯而活著,那麼你就隻能維持著溫飽的生活。

那些為薪水低而對工作敷衍塞責、得過且過混薪水的人,雇用這樣的人,對老板來說簡直就是災難。而且長此以往,那些人在不斷降低自己的價值,斷送自己的未來和希望,使自己維持在一種低檔次的生活水平上,過著一種庸庸碌碌、滿腹抱怨的生活。

所以,對一個想要成就一番事業的人來說,老板支付給你的隻是薪水,但你一定要在工作中,回報工作以更多的價值,你要在工作中透支給自己更多的東西。

你應該感謝你的老板,因為老板不僅給了你一個工作平台,一個發揮自己潛力的機會,而且出資培養你,對於一個打工者來說,一定要善待老板。你要想到,你得到的不僅是薪水,還有珍貴的經驗、良好的訓練、技能的提高、自我認識的加深等很多重要內容,這些同有限的金錢比較起來,其價值要高出無數倍。你應該對你的老板感恩!

有一位男士,妻子一直抱怨他長期沒有掙到錢,使家裏一直過著比較拮據的生活。她勸丈夫趕快找一份穩定的工作。這位男士說:“現在沒有穩定的工作,隻有穩定的能力。”他的話非常有道理。相信這位朋友最終一定會取得成功。

如果你不單純是為薪水而工作,而是全心全意地努力投入工作,你就會發現,你的工作能力會逐步提高;同時,你的薪水以及職位也會在不知不覺之間得到提升,而你自己也會對職業的快速發展而心情愉悅、信心滿懷。在工作中,有些人善於耍小聰明:要麼上班遲到、早退;要麼在辦公室與人閑聊。這些人自以為得計,但他們的損失將遠遠大於他們的所得。這種人,也許會得逞一時,但終將失敗一世,永遠與成功無緣。

所以,不要隻為薪水而工作,否則的話,你就會因為將眼睛緊盯著工資而封閉了自己的視野,就會在無形中將自己困在隻裝著少許工資的信封裏,從而將人生最有價值的東西丟失了。

千萬不要把金錢看得太重,有時一個職位可能沒給你提供很高的薪水,但如果能夠學到東西,從做人做事各方麵給你補充“營養”,你就不應放棄。年輕人要時刻抱著學習的態度,看重待遇,你會失去很多東西。

要記住,金錢雖然是你生存的保障,但待遇絕對不是最重要的人生道路選擇!

在第一份工作中尋找靈感

在美國人的擇業觀中,“先就業後擇業”是目前一種普遍的求職擇業的觀念,也是今天乃至今後相當一段時間裏求職市場中一個無法逆轉的走勢。

就人的惰性而言,求穩是普遍的心態,誰都想“一錘定音”,一職定終身。但按現代的形勢實際上根本辦不到。

能不能“一職定終身”,不是由個人意誌所能定奪,個人在這裏的作用是十分渺小,也是無法抗衡的。

針對“先就業後擇業”的觀念,德雷科·鮑克建議,擯棄“專業對口”、“擇業一次到位”或是“專業技術走天下”等傳統的想法,換一個稍微輕鬆點,節奏不要太快,但最終目標記心裏的活法——先就業後擇業。

年輕人在擇業過程中應該持有360度的全方位為自己找尋“人力資本升值”的準備,沒有一天建成的金字塔。每個職業人的腦子都必須裝有全球競爭,最新的企業時尚和管理模式等先進理念。這樣,才有“價值百萬的腦子,”才能夠不斷升值和創造財富的“人力資本”,才能夠在職場上成為“常勝將軍”。

在社會轉型期的職場是充滿著變數的。在當時當地看來是“朝陽行業”,你也很有信心幹它一輩子,也壓根兒不會想到“另起爐灶”。然而到了一定的時候,朝陽行業也變為夕陽行業了。你也得跟著轉型,雖說是有違“初衷”,但實是不得已而為之。其責任也不在你當初的選擇,而是形勢發展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