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消除不良的習慣(2)(3 / 3)

成功者喜歡同別人交往,不論自己有所收獲還是對別人有所幫助,都喜形於色。他們對參與了的活動都從好的方麵加以評講談論,同別人相處的情景也很熱情。即使處於嚴峻的環境與災禍之中,成功者也會發掘出積極因素,鼓起勇氣向前跨步,使情況有所改善。

成功者感到煩惱不快的時候,會動手去扭轉所處的局麵。他們知道,要過得順心愉快,責任在自己。

成功者善於用“情緒吸塵器”清除掉自己的煩惱念頭和悲觀情緒。他們在不利環境中也設法發掘出積極因素來。他們在頭腦裏儲存的是“好、妙極了、親切、重要、喜歡、高興、了不起”一類的詞語。

黑暗的心情,會在心底播下不良的種子,所以隻有不良的作用反複地傳達下來。因此,還是要盡量以明朗的心情來努力比較好。

假設現在被厄運打垮,也應該把持著“過去已成過去,今後情況一定會變好”的心情。這種將心中由黑暗改變成光明的方法,會慢慢地改變周圍的環境或條件。相反的,不想求改變,心裏一直失望地認為“我的環境不好,條件也不好”的話,就難以轉變成好的環境或條件。所以我們應該抱著“環境或條件雖然不好,我也要做做看”這種心情而去奮鬥。如此,就會在心底播下好的種子,並且由於這樣的作用,環境或條件就會慢慢地變好。

當然隻靠明朗的心情努力是不夠的,還需要一邊努力並一邊有“我要做給你看”、“我很想做”、“我一定要做”的這種思想才行。希望和努力能夠為你打開一條又新又活的道路。

努力而無法成功的人也很多。原因之一是,不抱著“我一定要做給你看”、“我一定要成功”的心情去努力、努力,加上信念,並一直持續下去,總有一天你會踏上一條新的道路。本來被你認為“那麼厚重,大概沒辦法打破”的一道牆,總有一天會在你眼前突然崩潰下來的。

縱使身處苦難中,也能夠忘記苦難,這才是開拓新道路應具有的心情。

大部分人在一生中都曾經有過幾次失敗的經驗,但那些都已經成為過去了。未來將有什麼偉大的事業等著我們去開創是誰都無法預測到的。

切不可讓憂慮纏繞自己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不管遇到什麼事情,總是首先啟動自己那根憂慮神經,為事情的過程擔憂,也為結果而憂。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似乎染上了一種憂慮的不良習慣,他們不管遇到什麼事情,總是首先啟動自己那根憂慮神經,為事情的過程擔憂,也為結果而憂。

與內疚悔恨一樣,憂慮也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最消極而毫無益處的情緒,它們都是精神抑鬱最常見形式,是一種極大的精力浪費。當你悔恨時,你會沉湎於過去,由於自己的某種言行而沮喪或不快,在回憶往事中消磨掉自己現在的時光。當你產生憂慮時,你會利用寶貴的現時,無休止地考慮將來的事情。對我們每個人來講,無論是沉湎過去,還是憂慮未來,其結果都是相同的:你在浪費目前的時光。

有這樣一則故事:

“睡吧,別再胡思亂想了。”一個商人的妻子不停地勸慰著,她丈夫在床上翻來覆去,折騰了足有幾百次。

“嗨,老婆子啊”,丈夫說,“你是沒遇上我現在的罪啊!幾個月前,我借了一筆錢,明天就到了還錢的日子了。可你知道,咱家哪兒有錢啊!你也知道,借給我錢的那些鄰居們比蠍子還毒,我要是還不上錢,他們能饒得了我嗎?為了這個,我能睡得著嗎?”他接著又在床上繼續翻來覆去。

妻子試圖勸他,讓他寬心:“睡吧,等到明天,總會有辦法的,我們說不定能弄到錢還債的。”

“不行了,一點兒辦法都沒有了。”丈夫喊叫著。

最後,妻子忍耐不住了,她爬上房頂,對著鄰居家高聲喊道:“你們知道,我丈夫欠你們的債明天就要到期了。現在我告訴你們一些不知道的事;我丈夫明天沒有錢還債!”

她跑回臥室,對丈夫說:“這回睡不著覺的就不是你而是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