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唾液
科技視野
作者:李津軍
俗話說“嘴裏有千層皮”,意思是如果口腔或舌頭破了,一般是不會感染的,而且會自然愈合,愈合的速度也比其他部位要快。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嘴巴裏有唾液,唾液裏有許多免疫成分和抵禦細菌、病毒的抗體,相當於一種天然“消炎藥”,可以有效地防止感染。
金津玉液勝甘露
唾液,俗稱口水、口涎,它是口腔內各種腺體所分泌的黏稠狀液體,是由遍布口腔黏膜深處的許多大大小小的唾液腺分泌出來的。大的唾液腺有三對:腮腺、頜下腺、舌下腺;小的有唇腺、舌腺、頰腺、齶腺等。唾液腺雖小,卻是個很勤快的器官,一個成年人,一晝夜間可以分泌出唾液1000~1500毫升。我國古代養生學家稱唾液為“玉泉”、“甘露”、“金漿”,唾液實際上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之一。
人類唾液含數百種有益的化學物質。除了水分外,主要有鈉、鉀、鈣、氯、硫等離子的鹽類,以及澱粉酶、溶菌酶、乳酸膽鐵、磷酸鈣、麥芽糖酶、磷酸酯酶、黏蛋白、清蛋白、免疫球蛋白、氨基酸、尿素、神經生長因子和表皮生長因子等多種有機物。
唾液中有一種長長的、具有黏性和彈性的蛋白質,上麵附滿糖類,稱作“黏蛋白”。它使唾液具有黏性,能很好地包裹牙齒和牙齦,為保護牙齒提供物理屏障;它還能黏附在可導致牙齦疾病的細菌上,破壞它們侵害牙齒的能力,以幫助人體免疫細胞辨認細菌。
唾液的用途很多,我們的口腔裏假如沒有了唾液的話,那麼咽不下食物是不必說的,就是我們的嘴巴恐怕也張不開了。因為我們的舌頭之所以能在口腔裏“運轉自如”,完全是因為有唾液在裏麵起“潤滑油”的作用。而這種“潤滑油”一旦失去的話,舌頭就會和上齶或者下齶的表皮粘在一起,於是我們口腔內的一整套“機械”也就隻好“束之高閣”了。
消炎防癌顯奇功
唾液可使化合物溶解,刺激味覺,使我們能嚐到食物的味道。當我們細細咀嚼饅頭、米飯時,會感覺到甜絲絲的味道,這是唾液中的澱粉酶將其中的澱粉分解成了易於消化的麥芽糖,這有助於我們對食物的消化。
唾液可以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殘渣和異物,保持口腔的清潔。唾液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所以口腔裏的傷口往往比其他地方好得快。拔牙或牙齦手術後很少發生感染,其主要原因就在於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殺菌的能力,可阻止口腔內細菌的大量繁殖。美國科學家發現,唾液中有一種特殊的化學物質——唾液生長因子,它能顯著地縮短傷口的愈合時間,並可以止血,還能保持皮膚的彈性。唾液咽入胃後,可中和部分胃酸,降低胃酸的濃度,從而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有利於潰瘍的防治。
近年來,醫學家們發現唾液對食物汙染帶來的致癌物具有消毒作用。人們如果經常保持唾液的旺盛分泌,並充分利用唾液腺激素,就能延緩人體機能的衰退,對健康和延年益壽都是有裨益的。
唾液中還含有溶解細菌的酶,能消滅口腔中的溶血性鏈球菌、傷寒杆菌、大腸杆菌和葡萄球菌等。唾液因其殺菌和清潔口腔的作用而被人們稱為“滅菌防病衛士”。美國著名生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科恩的研究發現,唾液中一種促進表皮生長的物質,能促使細胞生長分裂,加速其脫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質的合成,以新生細胞代替衰老細胞;唾液能清除體內加速人體老化,甚至導致癌症和心髒病的自由基;用唾液塗在傷口上,可以加速血液凝固,縮短傷口愈合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