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科學的角度看,老人們讓孩子遠離石蒜,是有一定道理的。這當然不是因為石蒜“不吉利”,而是因為石蒜是一種有毒植物,它的植株含有一種名為“石蒜堿”的毒素,能使人中毒甚至喪命。其中,石蒜的花朵和鱗莖毒性最大,被拗斷的莖幹滲出液中也含有這種有毒物質,皮膚接觸液汁後馬上會紅腫發癢,進入呼吸道更會引起鼻子出血;如果有人誤食了它的花朵和鱗莖,還可能出現語言障礙,甚至因呼吸麻痹而死亡;因此,它的鱗莖常被用來製作農藥,其毒性之烈可見一斑。
石蒜的毒性,讓它又多了一個讓人望而卻步的別名——毒蒜。雖然同樣難聽,還算客觀公正。其實,隻要善加利用,石蒜的毒性完全可以造福人類。石蒜堿具有消腫、殺蟲之功效,隻要掌握好劑量,可通過外用來治療淋巴結結核、疔瘡癤腫、風濕關節痛、蛇咬傷、水腫等,還可用來滅蛆、滅鼠。另外,石蒜堿還有強力的催吐作用,可拿來“以毒攻毒”,治療食物中毒。
梵境的化身
作為一種相當奇特的植物,石蒜在民間被視為不祥之物;而在佛經中,它被視為是天上的花草,並且代表著一種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玄妙境界——彼岸。
《法華經》有雲:“爾時世尊,四眾圍繞,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為諸菩薩說大乘經,名無量義教菩薩法佛所護念;佛說此經已。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是時亂墜天花,有四花,分別為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珠沙華、摩訶曼殊沙華。”這四種天花之一的“曼珠沙華”,正是紅花石蒜的別稱。
曼珠沙華這個來自於梵語的名字,向人們傳達出了一種哀怨絕望的氣息。日本歌星山口百惠就曾唱紅過一首名為《曼珠沙華》的歌曲,她在歌中唱道:“曼珠沙華/深深陷入戀愛中的女人/曼珠沙華/是罪孽/雪白的花朵/被浸染成為血紅/即使是不可能實現的誓言/依然一直一直的等待……”
有意思的是,石蒜還有一個更具梵境意味的別稱——“彼岸花”。“彼岸”是佛教中一個名詞,為什麼把石蒜稱作“彼岸花”,民間也有著各種不同的說法。有人認為,正是因為石蒜的花和葉永世無法相見,所以才得此名。因為在佛經中有“彼岸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的說法,石蒜正是這種境界的生動寫照。也有人認為,這個名稱的由來應該是與民間的上墳習俗有關。在民間,春分前後三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後三天叫“秋彼岸”,這幾天都是上墳的日子。石蒜花正是在秋彼岸時開放,所以才叫“彼岸花”。
無論由來如何,彼岸花的稱呼顯然要比毒蒜或者“蟑螂花”有境界多了,於是吸引了眾多名人,借它來抒發情懷,如王菲在她的一首名為《彼岸花》的歌曲中唱道:“ 我站在/海角天涯/ 聽見/土壤萌芽……彼岸沒有燈塔/我依然張望著/天黑刷白了頭發/緊握著我火把……”沒有彼岸的守候,使表麵的無所謂下隱藏著的那種絕望的心痛暴露無遺。女作家安妮寶貝也寫過一本名為《彼岸花》的書,雖然書的內容與石蒜花毫不相幹;但是小說中到處彌漫的詭異和蒼涼的美感,與彼岸花的風格頗為吻合。
其實,石蒜本來並不是一種頹廢的花朵,彼岸花也好,曼珠沙華也好,都是人們借石蒜表達自己的情感而已。石蒜就是石蒜,它以自己獨特的習性和姿態,盡情演繹著妖嬈與美麗。
【責任編輯】趙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