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葉蕨
植物之美
作者:陳金法
在綠色植物王國裏,蕨類植物是高等植物中較為低級的一個類群。在遠古的恐龍時代,這些羊齒植物大都為優勢物種,後來由於地質和氣候的變遷,逐漸淪為劣勢物種,甚至麵臨著滅絕的危險。這些現今僅存留於某一地區的屬或種,也因此成為特有屬或特有種,而且大部分為較矮小的草本植物。光葉蕨便是這樣一種植物。它是我國特有的植物品種之一。
形態特征及分布
光葉蕨為蹄蓋蕨科光葉蕨屬植物,本屬為單種屬。
作為多年生草木,光葉蕨株高約40厘米。根狀莖粗短,橫臥。葉密生,葉柄短,光滑,上麵有一條縱溝直達葉軸。葉片狹披針形,向兩端漸變狹,近紙質,二回羽裂,羽片30對左右,近對生,無柄,披針狀鐮刀形,下部多對向下逐漸縮短,基部一對最小;孢子囊群圓形,囊群蓋扁圓形,灰綠色,薄膜質;孢子卵圓形,不透明,表麵被刺狀紋飾。晚春發葉,7~8月形成孢子囊,9月孢子成熟。
光葉蕨主要分布區域為四川天全二郎山鴛鴦岩至團牛坪,喜生潮濕多霧環境,其生長地區位於四川盆地西緣山地,地處“華西雨屋”的中心地帶。光葉蕨生於陰坡林下,主要植被類型為亞熱帶山地常綠與落葉闊葉混交林,群落樹種為珙桐、香樺、糙皮樺等。
除上述分布區域之外,光葉蕨在河南省西峽縣亦有零星分布。
特殊的繁殖方式
光葉蕨的繁殖方式和其他植物不同。將其葉片反轉過來,背麵可以看到星星點點的孢子囊群,孢子囊中生長著許多孢子。光葉蕨是沒有花的,當然也就不會結出果實,產生種子,它就是靠這些孢子來繁衍後代的。光葉蕨的孢子和常見植物的種子很不相同,一般植物的種子,落在適宜的土壤上,就能生根發芽,長成新的植株。蕨類植物的孢子落入土壤之後,先要萌發長成一個心形的片狀體,人們稱其為原葉體。原葉體是綠色的,下麵生著假根,能獨立生活。通常在原葉體上長著頸卵器和精子器。有趣的是,當精子器成熟之後,裏麵的精子,個個長著鞭毛,它們可以在水中遊到頸卵器裏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合子,合子仍然不斷吸收原葉體上的養料,繼續發育成為一株新的植物。
價值及瀕危原因
光葉蕨植株小巧玲瓏,葉色清翠欲滴,姿態優美,是很好的觀賞植物。
作為中國特有物種,其對於研究蕨類植物雜交和該科的係統發育具有一定價值。
光葉蕨的野生種群分布數量極少,分布區非常狹窄,它們對於生存和繁衍條件要求苛刻,這使得光葉蕨的生存極其脆弱,很容易陷於瀕危狀態。加之由於人們修建盤山路和大量砍伐森林,改變了光葉蕨的生存環境,致使僅有的極少數植株,生存狀況惡化,陷於滅絕的境地。
【責任編輯】趙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