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經理人是優秀的感知者。換句話說,他們的視覺辨析、聽覺辨析等能力相對比較靈敏。這一切都可由標準的實驗程序證實。此外,從感知層麵而言,優秀的經理人的邏輯思維能力較強,較能分清楚什麼是覺察到的事實和心中的希望,並依據現實狀況對未來做出較準確的預測。優秀的經理人較不易發生盧金實驗中的固執心問題。他們也不太可能成為艾殊(首創艾氏情境實驗,實驗主持者設計了一個特定情境,也就是提出一個與事實不符,但卻是團體中多數人同意事先的定好的陳述,再觀察受試者不知情的反應。通常的結果是,即使受試者對多數人同意的陳述表示質疑,但是他還是會受到團體意見的影響,接受這個與事實不符的陳述,盲目地擁護團體的意見)實驗中的被迫者或盲目的擁護者,更不容易有場地依賴(一種性格特征。假設有一木棒立在空地中央,至於木棒與地麵是否垂直由受試者自行調整,直到他認為垂直為止。假如空地上沒有其他刺激物時,每個受試者的判斷都差不多;但如果有其他刺激物,例如把木棒放在傾斜的方框中,受試者就會受到幹擾而做出錯誤的判斷,這種人就是所謂的場地依賴型)的傾向,甚至完全不易受到類似走狗的人物的影響。
事實上,所有關於心理健康的測試,其實就是關於優秀經理人的測試。假如我沒有記錯的話,實驗結果所定義的優秀管理策略都牽涉到心理健康和綜效能力。我們可以提出上百種相關的案例。事實上,至少就理論而言,不久的將來會有一係列像心電圖、腦電圖一般精準的測試實驗,完全準確地預測出哪種人在未來可成為優秀的經理人或領導人。假設這項預想可以實現的話,將會令人感到驚喜不已。不管怎麼樣,這件事確實值得一試。
當然,也不排除其他可能性的存在。當所有的關係網路都成為事實的時候,所有促成優秀經理人的因素都已具備時,其他人也能變得更優秀,甚至能改造整個人類。也可以這麼說,所有關於敏感度訓練、管理訓練、著書立說與從事研究的技巧等,就長遠利益而言,對所有人都有益處。
同樣的情形也適用於心理健康。教育係統隻有足夠健全,才能培育出日後我們所需的將軍、老板、經理人或領導人。同樣,任何自我治療或心理治療的技術必然具有相同的作用。所有的一切都相互關聯,使一個人變得更健康的因素,也會使其他人更有機會成為優秀的經理人。
相反的情形也是如此,改善社區的因素亦能改善社會的其他部分,改善某個人的因素亦能改善全體人類。如果某些因素能使一個人成為一個好丈夫,那麼同樣也可以使其成為一個好員工、好市民或好的運動員。
事實上,這些訣竅也是美國成功人士的特殊品質。這是很重要的一點,特別是最近有許多其他國家的科學家以各式各樣的方式打擊美國市場。例如,與美國員工相比,其他國家的勞工薪資比美國便宜許多。大部分國家盛行獨裁式的管理製度,人們生活在恐懼、饑餓以及失業的情況之下,他們較願意依指示做事。在這些國家裏,所擁有的原料比美國多出許多,擁有數之不盡的廉價勞工,有預防勞工罷工的製度法令。毫無疑問的,這種獨裁式的管理模式也有它存在的道理與好處。
重新定義存在價值
在我們討論開明管理時,或在利他社會製度達到心理一定健全的程度時,最好是放棄“單一的偉大價值”之類的理論。例如,“全部都是為了愛”,或者像一位開明企業家所講的:“我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服務其他人。”至少目前不適於價值觀的純化,應采用最高價值的多元性。因為當我們試著完整地定義真相與誠實時,發現必須用其他的存在價值來定義。例如,真相是美麗的、好的、正義的、一統的……我還未針對其他存在價值下定義,但顯而易見的,美除了它獨有的特質外,也包含了其他存在價值的部分特質。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許能夠用某種方法詮釋所有存在價值的單一本質和一體性。但我們懷疑因素分析——針對若幹個依變項做分析,研究彼此的相關性,公約成數個因素,但仍不失代表性。例如我們要研究一個人的心理能力,就必須測驗以下6種能力:字彙記憶、心算速度、語文推理、數學演算、閱讀理解、數學解題。接下來我們分析這項能力的相關情形,總結出兩種能力(因素):語文能力與數字能力,用這兩種能力代表心理能力,但與先前的6種能力沒有太大的出入——的技術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