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抑製苛求,為此刻的自己鼓掌(1 / 3)

不開心,是不是標準定得太高

現代社會是個人與人競爭激烈的社會,現代社會也是個壓力巨大的社會。人們為了在競爭中不被淘汰,不斷提高對自身的要求,相信“有壓力才有動力”。事實上,壓力既是推動人前進的“推進器”,也會變成破壞人生的“定時炸彈”。我們不但要學會給自己加壓,防止鬆懈,也要學會給自己減壓,讓生活中多一點輕鬆自在。

2000年悉尼奧運會氣手槍射擊決賽第八發射擊的時候,賽場氣氛似乎到了窒息的程度。中國隊選手陶璐娜的手在顫抖,槍口在晃動。果然,陶璐娜隻打了9.4環。

據教練孫盛偉介紹,在一般的世界大賽決賽上,射擊運動員的脈搏約為每分鍾130次,而這場比賽中,運動員的脈搏則達到了160次左右!

陶璐娜的氣手槍重量為1100多克,扣扳機的力量在500克以上。靶心的那個黑點直徑為10毫米,0.1環的差距僅僅是0.5毫米。勝負成敗就在細微差別之中。所以,射擊比賽對運動員的心理要求非常高,任何細小的情緒波動都將反應到手腕上、槍口上,並在黑色的靶心上留下不能磨去的印記。所以,運動員最好不要苛求自己。以平常心應戰,這才是比賽勝利的不二法門。

過高地要求自己,是吞噬生命的無底洞,它需要拚盡全部的心力才能滿足,這樣,奮鬥的過程隻剩下壓抑感和緊張感,樂趣全失。時間一久,內心便會產生無法排解的疲勞感,整個人就像被蠹空的大樹,雖然外麵看起來粗壯,稍遇大風雨就會攔腰折斷。

人,其實是一種很簡單的生物,事情做成了就高興,失敗了就生氣。既然如此,何必把要求定那麼高呢?辛棄疾在《沁園春·戒酒》詞中有兩句話:“物無美惡,過則為災。”對自己的要求也是這樣。嚴格要求自己,永不滿足,不斷上進,本是人生的進步動力,然而,給自己設下過高的目標,太過嚴厲地要求自己,能否達成目標不說,最起碼會失去很多人生的樂趣。

股神巴菲特提到自己的行動指南說:“我們專挑那種1尺的低欄,而避免碰到7尺的跳高。”在成為人上人的拚殺中,有幾人能最終勝出?又有多少人夭折在了半路上?量力而行,不強求,不強取,過平常人的安穩日子,或許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有一位同學,他在高中時立下誌願,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學。他功課的底子並不好,為了能實現自己的願望,他每天在別人還沒起床的時候就去讀外語;晚上別人都睡了,他還在做習題。課外活動一概不參與,同學一塊玩更沒他的影子。過重的學習負擔不但給他造成了巨大的身心壓力,還讓他的性格變得沉悶、封閉。他就在緊張、疲憊中度過了高中生活。日後同學聚會,別人都聚在一塊興致勃勃地回憶當年的快樂時光,隻有他一個人默默無語,因為他的高中生活除了緊張的學習,實在沒剩下什麼。

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稱帝後,他母親杜太後不但不高興,反而顯出憂慮的神色。旁人不解,問她為什麼,杜太後說了一番話:我兒能做上皇帝,我當然很高興。可是皇帝這個位子,天下人人想坐,弄不好就要被人搶去,如今天下又不太平,我兒能蕩平天下當然好,如果不能,恐怕到時候連個普通老百姓都做不了。想到這些,你說我能不憂慮嗎?

俗話說:“吃多少飯端多大碗。”過分地對自己高要求,希望以此鞭策自己不斷前進,隻會適得其反。馬兒是要鞭打跑得才快,但是再健壯的駿馬也要休息,倘若騎手不顧馬命,一味鞭策,坐騎就有累死的危險。馬兒如此,人又何嚐不是呢?所以,把標杆降低點,對自己要求低一些,也許你會活得更輕鬆。

降低對自己的要求不是放縱墮落,而是基於對自己的能力,對自己奮鬥能得到成果,對放鬆能得到生活樂趣三者權衡利弊作出來的決定。漠視個人能力的局限,隻會勞而無功;不比較奮鬥成果和放鬆樂趣,你永遠都不知道自己的奮鬥值不值得。

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就是要相信自己不是芝麻,不會越榨越出油,相信沒有人是無所不能的,相信再堅強的人也會有疲憊的時候。努力拚搏,就像在人生路上猛跑,降低要求就是放慢腳步,去看看路邊的風景。終點撞線的榮光固然可羨,路邊的風景也是同樣的美麗,甚至比終點的光榮還有價值。說到底,人生畢竟是旅途,不是誰設定好的競賽。

與其苛責自己,不如靈活變通

做事需要嚴格要求自己,但同樣需要有適當的放鬆。其實,奮鬥不輟,持之以恒,隻是一個人成才的條件之一,而其他條件,譬如機遇、天賦、愛好、悟性、體質諸項也是缺一不可的。如果你研究某一學問、學習某一技術,或從事某一事業確實條件太差,而經過相當的努力仍不見效,那就不妨學會“放棄”,以求另辟蹊徑。

動物園裏新來了一隻袋鼠,管理員將它關在一片有著1米高的圍欄的草地上。

可是第二天一早,管理員發現袋鼠在圍欄外的樹叢裏蹦蹦跳跳,他立刻將圍欄的高度加到兩米,又把袋鼠關了進去。

到了第三天早上,管理員還是看到袋鼠在欄外,於是他又將圍欄的高度加到3米,把袋鼠關了進去。

隔壁獸欄裏的長頸鹿問袋鼠:“依你看,這圍欄到底要加到多高才能把你關住?”

袋鼠想了一想回答道:“很難說,也許現在就行,也許4米,也可能是5米。但是,如果那個管理員老是忘了把圍欄的門鎖上的話,那他永遠關不住我。”

人生苦短,韶華難留。選準目標,就要鍥而不舍,以求“金石可鏤”。但若目標不適,或主客觀條件不允許,與其蹉跎歲月,就不如學會放棄,“見異思遷”。如此,才有可能柳暗花明,再展宏圖。班超投筆從戎,魯迅棄醫從文,都是“改換門庭”後而大放異彩的楷模。可見,如果能審時度勢,揚長避短,把握時機,放棄,既是一種理性的表現,也不失為一種豁達之舉。

據統計,北京與上海這兩座城市學習鋼琴的兒童各有10萬,粗略估計,全國學鋼琴的兒童大概不會少於100萬。要是光彈著玩玩倒也罷了,可是許多家庭都是認認真真把孩子當做鋼琴家來培養的。很多夫婦自認為“這一輩子就這樣了”,但無論如何也要讓孩子成就一番事業。於是父母省吃儉用,給孩子置辦了一架進口鋼琴,立誌要培養出一個中國的“肖邦”、“李斯特”。

再如高考,一年一度高考風起雲湧,一番拚搏,分出高下,幾家歡喜幾家愁。受教育資源限製,不論你如何“鍥而不舍”,使盡渾身解數,錄取率就決定了必然有近一半的考生要自願或不自願地“放棄”上大學的願望。如果差距不大,偶爾失手,自然不妨厲兵秣馬,來年再戰;倘若成績實在差距太大,再考幾次也難有多大提高,那就應當機立斷,學會“放棄”。有道是“成才自有千條道,何必都擠獨木橋”。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就沒上完大學,大發明家愛迪生不過才小學畢業,照樣不耽誤他們成名成家,你又何必一條道走到黑呢,或許,你隻退這麼一步,便會海闊天空。

有一頭小象非常頑皮,不管主人把它拴在哪裏,它都會想盡辦法掙脫,主人實在拿它沒辦法,最後隻好將一根堅硬的木樁釘入地下,將它拴在木樁上,不論它如何用力都掙不開。從此,它就乖乖地被綁在那裏,每天隻能在繩子的長度範圍內轉圈圈。

小象漸漸地長大,成為一頭力大無窮的巨象,可以拖拉很多的重物。大象仍然想到處走,但是隻要把它綁在木樁上,它就靜靜地立在那裏。主人甚至隻是象征性地隨便將木樁插在地上,大象隻要稍稍用一點勁,木樁就會被拔起,但是這頭象卻順從地站在那裏,絲毫不敢越雷池半步。

我們很多時候都和這頭大象一樣,特別是在遭受挫折的時候,往往將罪責一股腦兒地歸結到自己是不是足夠努力上,卻並沒有看看自己有沒有給自己的思路設置一根木樁。

命運就是你自己的思維方式與習慣,你的創造能力和你的分析能力及決斷力,還有你的意誌、膽識和處世方式等。力大無比的大象可以拔起一棵樹,而它卻屈服於一根小小的木樁,這不是因為它沒有能力改變,而是從骨子裏就不存在想改變的意識。因為它小的時候曾經試過多次,它認為自己絕對不可能做到拉動木樁,所以,它認定了一根牢牢釘在地上的無法拉動的木樁就是它一生的命運,它再也沒有想過要去抗爭。在長大以後的多少年來,它試都沒有試過一次!

每一個人現在所處的境況,正是由自己以往所抱的態度造成的。所以,要想改變未來的生活,使之更加順利,必得先改變此時的態度。堅持錯誤的觀念,固執而不願改變,恐怕再多的努力也可能成為枉然。所以,改變比選擇更重要。

過往的歲月裏,你也一定不知倦怠地追求過財富、愛情、地位、名譽、金錢……如果這些東西你一直都沒有追求到,為何不變一個方向?隻為擁有另一片屬於你的天空。

不必成為全才,發揮優勢即可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人生的訣竅就在於發現自己的長處,找到發揮自己優勢的最佳位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如果你能經營自己的優勢,就會給你的生命增值,成功對你來說就會事半功倍;反之,如果你經營自己的劣勢,那隻會浪費你的時間和精力,勞而無功,事倍功半。善戰者以長擊短,不以短擊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各顯其能才能把壞事變好,好事更好。發揮自己的長處是最重要的。

有一個小男孩特別喜歡柔道,在別人的推薦下,他投到一位著名的柔道大師門下學藝。然而,小男孩還沒有來得及開始學習,就在一次車禍中不幸失去了右臂。就在他以為一定學不成柔道的時候,他的師傅找到了他,對他說:“如果你還想學柔道的話,我可以教你。”於是,小男孩開始刻苦地訓練。然而,他師傅卻隻教給了他一個招式,然後讓他反複練習。過了半年,師傅依然沒有教給他新的東西。小男孩等不下去了,就去問師傅:“我是不是還要學點別的招數?”師傅說:“你把這一招真正學會了,就足夠用了。”

又過了半年,師傅帶著小男孩參加了一場柔道比賽,小男孩打敗了所有對手,奪得了冠軍。連他自己也感到不可思議。後來,他向師傅請教這個問題:為什麼他隻有一隻手、隻會一個招式,卻打敗了所有對手呢?師傅告訴他:“你學的這一招,是柔道裏最厲害的殺手鐧,而對付這個招式的唯一辦法,就是抓住對手的右臂。”

世間萬物都是有自身優點的,“垃圾就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每個人都有別人無法取代的優點,對個人來說,自身的發展就是要找到能發揮自己長處的位置,揚長避短,使自己的價值最大化。魏征諫唐太宗說用人當“愛而知其短,恨而用其長”,用人如是,發揮自己的才能也應該是這樣。

一個人有明確的目標固然不錯,但是目標如果和自身優勢相差太遠,那麼實現目標也是比較困難的。一個不善言辭的人,如果硬要去做演講家,可想而知,他必然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辛苦;一個思維天馬行空的人,選擇了做質檢員,一定不如去做策劃好。不要苛求自己樣樣都好,隻要有專長即可。

“木桶理論”的盛行,讓不少人受到了影響,總是想著自己的短板在哪裏,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弱項。然而,也有許多明智的人意識到在這個工作高度細分化的社會裏,各種事情都會有專門人才來做,發揮自身優勢,而不是補救自身弱點,才是更有價值的事情。事實證明,一個人隻有巧妙地避開自己的“弱項”,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優勢”,才有可能成為各個領域的“冒尖戶”。看來,所謂的“全麵發展”在不斷地“補短”中不知已將多少“精英”扼殺在萌芽狀態,而刻意“取長補短”,則往往使人放棄了自己的優勢智能,拚命發展自己的弱勢智能,其結果常常是事與願違,事倍功半。馬庫斯·白金漢在《現在,發現你的優勢》一書中說:“生活的真正悲劇並不在於我們每個人都沒有足夠的優勢,而在於我們未能使用我們的優勢。”這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取長補短”悲劇的原因所在。

漢高祖劉邦在總結自己打天下的經驗時說:“夫運籌策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吾不及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及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及韓信。三人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有天下也。”雖然劉邦的計謀、政略、兵法都不如人,但是他有他的特長,就是能識人用人,能夠把這些高人凝聚在自己周圍,才成就了一番事業。

從統計學角度來說,一無是處和十全十美的人都是不存在的,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有自己的強項或弱項。你能做的,就是盡量發揮自己的優勢,而不是去彌補自己的劣勢。彌補劣勢雖然有時有必要,但它不能讓人成為出類拔萃的人才。過分地糾結於自己的弱勢,不過是花費很多精力去讓自己變得很平庸。因為人的稟賦不少是先天或是成長過程中決定了的,依靠教育、學習強行改變這種稟賦,也不過是事倍功半,到頭來成為“樣樣通,樣樣生”的庸才罷了。

每個人都是花園裏盛開的鮮花,而不必做整個花園;每個人都是璀璨的星空中一顆閃亮的星,而不是整個星空。揚長避短,才能發出誘人的馨香,才能綻放璀璨的光芒。

不必苛求完美,完美隻是個幻影

許多人在年輕時,都傾向於為自己、為未來、為世界設定一個心目中的完美形象,而不肯承認現實是什麼。不論自己有多能幹,事業有多麼成功,他們總是覺得和自己的理想中有差距,現實中的一切都是有缺陷的,因而他們總是處在不滿足的狀態。為了認定自己是否符合心目中的完美形象,他們總是在不斷提高自我要求,卻從來沒有想過自己隻是在追趕幻影。

古代西方有則流傳很廣的故事:德爾斐傳“神諭”的女祭司告訴蘇格拉底的朋友說,蘇格拉底才是人間最聰明的人。蘇格拉底感到自己並不聰明,於是去證實這個“神諭”。他到處去找有知識的人談話,其中有政治家、詩人、工匠等。結果證明這些人並沒有知識,因而發現“那個神諭是不能駁倒的”,於是,他反省自問,自己的聰明究竟表現在哪裏?他覺得自己其實很無知,因而推論到“自知自己無知”正是聰明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