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頓午餐的“魔術師”,即實驗者通過上述實驗證明了:聯想具有很強的心理作用。眼見食物的人們,由於食物那異常的顏色而產生了種種奇特的聯想:牛排形似肥肉,喝牛奶聯想到喝豬血,吃豌豆則聯想到吞食腐臭了的魚子醬……是聯想妨礙了他們的食欲。另一桌被蒙住眼睛的客人沒有這種異樣的聯想而仍然食欲大增。那麼,什麼是聯想呢?
聯想思維是指由某一事物聯想到另一種事物而產生認識的心理過程,即由所感知或所思的事物、概念或現象的刺激而想到其他的與之有關的事物、概念或現象的思維過程。簡單地說,聯想思維就是通過思路的連接把看似“毫不相幹”的事件(或事項)聯係起來,從而達到新的成果的思維過程。聯想思維是發散思維的重要表現形式。
聯想思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牛頓——蘋果——萬有引力”,牛頓從自然界最常見的一個自然現象——蘋果落地,聯想到引力,又從引力聯係到質量、速度、空間距離等因素,進而推導出力學三大定律,這就是聯想思維。從洗澡池池水放水時經常出現的漩渦現象能聯想到地球磁場磁力線的運行方向,從豆角蔓的盤旋上升能聯想到天體的運行方向,從水麵上木頭浮、鐵塊沉這個自然現象聯想到浮力到造船業,從偶然看到的事物的不連續性聯想到量子,從運動、質量、引力能聯想到時空彎曲,從意識的作用能聯想到宇宙全息,等等,都屬於聯想思維。
原蘇聯心理學家哥洛萬和斯塔林茨經上百次實驗證明,任何兩個概念詞語都可以經過四五個階段建立起聯想關係。例如木頭和皮球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概念,但可以通過聯想做媒介,使它們發生聯係:木頭——樹林——田野——足球場——皮球。又如天空和茶,天空——土地——水——喝——茶。因為每個詞語可以同將近10個詞直接發生聯想關係,那麼第一步就有10次聯想的機會(即有10個詞語可供選擇),第二步就有100次機會,第三步就有1000次機會,第四步就有1萬次機會,第五步就有10萬次機會。所以聯想有廣泛的基礎,它為我們的思維運行提供了無限廣闊的天地。
蘇聯衛國戰爭期間,列寧格勒遭到德軍的包圍,經常受到敵機的轟炸。在這緊急關頭,昆蟲學家施萬維奇從蝴蝶五彩繽紛的花紋能迷惑人的現象中受到啟迪,建議對重要目標進行迷彩偽裝。這一招果然有效,大大降低了重要目標的損傷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的偵察兵發現法軍陣地後方的一片墳地上常出現一隻有規律活動的家貓。每天早晨八九點鍾時,那隻貓在墳地上曬太陽,而墳地周圍既沒有村莊的房舍,也看不到有人活動。這位善於聯想的偵察兵從空間位置的接近上,聯想到墳地下麵可能是個掩蔽部,而且還可能是個高級機關。於是偵察兵發出通知,德國用6個炮兵營集中攻擊這片墳地。事後查明,這裏的確是法軍的一個高級指揮部,掩蔽在裏麵的人員幾乎全部喪生。
沒有成功的希望,不如另辟蹊徑
古往今來,堅持不懈都被認為是一種美德,但在有些事上,過度地堅持,會導致更大的浪費。世事繁雜,人們總有看錯的時候,如果凡事都要堅持到底,難免會一條道走到黑。有些事情,一開始的方向可能就是錯的,所以即使付出巨大代價,成功的曙光還是看不見,這種情況下,與其堅持錯誤,不如及時轉換目標。
有人認為:如果沒有成功的希望,屢屢試驗是愚蠢的、毫無益處的。物理上的永動機,就使很多人投入了畢生的精力,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在一些沒有勝算把握和科學根據的前提下,應該見好就收,知難而退。
牛頓早年就是永動機的追隨者。在進行了大量的實驗之後,他很失望,但他很明智地退出了對永動機的研究,在力學中投入更大的精力。最終,許多永動機的研究者默默而終,而牛頓卻因擺脫了無謂的研究,在其他方麵脫穎而出。
在人生的每一個關鍵時刻,審慎地運用智慧,做最正確的判斷,選擇正確的方向,同時別忘了及時檢視選擇的角度,適時調整。拋掉無謂的固執,冷靜地用開放的心胸作正確的抉擇。每次正確無誤的抉擇將指引你走在通往成功的坦途上。
有的人失敗,不是沒有本事,而是選錯了目標,成功者為避免失敗,會時刻檢查目標是否合乎實際,合乎道德。
阿爾弗萊德·福勒出身於貧苦的農民家庭,成年後,他雖然努力,卻失去了3份工作。之後,他嚐試推銷刷子,他立刻明白了,他喜歡這種工作。他將思想集中於從事世界上最好的銷售工作。
他成了一個成功的銷售員。在攀登成功的階梯時,他又定下一個目標,那就是創辦自己的公司。如果他能經營買賣,這個目標就會十分適合他的個性。
阿爾弗萊德·福勒停止了為別人銷售刷子。這時他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為興高采烈。他在晚上製造自己的刷子,第二天就將其出售。銷售額開始上升時,他就在一所舊棚房裏租下一塊空間,雇用一名助手為他製造刷子。他本人則集中精力幹銷售。10年過去了,福勒製刷公司已經擁有幾千名銷售員和數百萬美元的年收入了。
一個人要想獲得事業上的成功,首先要有目標,這是人生的起點。沒有目標,就沒有動力,但這個目標必須是合理的,即合乎實際情況和客觀規律、合乎社會道德的,如果不是,那麼,即使你再有本事,付出千百倍的努力,也不會獲得成功。
經濟學上有一個重要的觀點:一件東西的價值和你為它已經付出的代價無關,這件東西的價值隻取決於它未來能帶給你的收獲。例如,你千辛萬苦攢錢買下了一套房子,因為地震變成了危房,那麼,這套房子的價值跟你買房花的錢已經沒關係了,而隻跟現在還能以多少錢賣出去有關。
這個道理看起來簡單,但應用在其他例子上,許多人就想不開了。
比如說,有些技術人員總是用自己的資曆和經驗來衡量應得的薪酬,卻從來不考慮自己掌握的技術已經過時了。有些大齡男女,總是以自己風華正茂時的標準來篩選男女朋友,卻沒有看到自己已經步入了剩男剩女的門檻。
人並不總是理性動物,有時候也會被感情所鼓動。自己曾經傾注過大量心血的事業,要說放棄,怎麼也會感到難受。但個人感情不能代替發展規律,該淘汰的終究會被淘汰。早淘汰好過晚淘汰,被社會逼得實在混不下去而淘汰,不如自己主動作出調整,起碼能減少損失。
凡是投資過股票市場的人,一定對“止損”這個詞深有體會。止損是指當某一投資出現的虧損達到預定數額時,及時虧本出手,免得造成更大的損失。止損的作用就在於投資失誤時把損失限定在較小的範圍內。換言之,止損使得以較小代價度過較大風險成為可能。止損是痛苦的,它的另一個說法叫“割肉”,充分說明了止損的痛苦。然而,股市中無數血的事實表明,一次意外的投資錯誤足以致命,但止損能幫助投資者化險為夷。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現代社會的競爭更是激烈,一點浪費和遲延,結果上可能就差很多。所以,當你癡迷一項事業卻找不到成功的入口時,不妨停下來仔細看看方向是不是對了,否則無謂地堅持,隻會浪費你的人生。
放棄錯誤也是一種勇氣
如果方向錯了的話,越是努力,距離真正的目標越遠。這時候是考驗我們內心的時候。壯士斷腕、改弦更張,從來都是內心勇敢者才能做出的壯舉。懂得堅持和努力需要明智,懂得放棄則不僅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氣。若是害怕放棄的痛苦,抱殘守缺,心存僥幸,必將遭受更大的損失。
學會放棄一些目標,就是知道自己在摸到一手壞牌時,不要再希望這一盤是贏家,懂得撒手,不要再去浪費自己的精力。當然,在牌場上,有很多人在摸到一手臭牌時會對自己說,這盤肯定要輸了,幹脆不管它了,抽口煙、喝點水、歇口氣,下盤接著來。但是,在真實生活中,像打牌時這般明智的人卻很少找到。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隨時都會碰上激流和險灘。如果我們低下頭來,看到的隻會是險惡與絕望,在眩暈之中失去了生命的鬥誌,使自己墜入地獄。而我們若能抬起頭來,看到的則是一片遼闊的天空,那是一個充滿了希望並讓我們飛翔的天地,我們便有信心用雙手去構築出一個屬於自己的天堂。
選錯方向是生活樂曲中不可缺少的音符,有了它,生活的樂曲才會抑揚頓挫,才會華美。英國的偉大詩人彌爾頓,最傑出的作品是在雙目失明後完成的;德國的偉大音樂家貝多芬,最傑出的樂章是在他的聽力喪失以後創作的;世界級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是個用苦難的琴弦把天才演奏到極致的奇人。被稱為“世界文化史上三大怪傑”的3個奇人,居然一個是瞎子,一個是聾子,一個是啞巴!他們之所以有那樣的成就,正是因為他們有一顆平常心,處於逆境而不屈服。
不要再感歎自己的命運,命運向來都是公正的,在這方麵失去了,就會在那方麵得到補償。當你感到遺憾失去的同時,可能有另一種意想不到的收獲。但是,前提是你必須有正視現實、改變現實的毅力與勇氣。
一位成功者說:苦難本是一條狗,生活中,它不經意就向我們撲來。如果我們畏懼、躲避,它就凶殘地追著我們不放;如果我們直起身子,揮舞著拳頭向它大聲吆喝,它就隻有夾著尾巴灰溜溜地逃走。隻要你擁有對生命的熱愛,苦難就永遠而且隻能是一條夾著尾巴的狗!
哈得森23歲時因車禍失去了左腿之後,他依靠一條腿精彩地生活,成為全世界跑得最快的獨腿長跑運動員;30歲時,厄運又至,他遭遇生命中第二次車禍。從醫院出來時,他已經徹底絕望——一個四肢癱瘓的男人還能幹什麼呢?
哈得森開始吸毒,醉生夢死,可是這不能拯救他,一個寂靜的夜晚,痛苦的哈得森坐著輪椅來到阿裏賽道,忽然想起自己曾在這裏跑過馬拉鬆。前路還遠,生命還長,他就這樣把自己放逐?不!他驚醒過來:“四肢癱瘓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我隻能選擇好好活下去!我才33歲,還有希望。”
哈得森堅定意誌,開始了他的下一步人生。他攻讀哲學博士學位,並且一直幫助困苦的人解決各種心理問題,他以樂觀的笑容,給那些逆境中的人們送上溫暖和光明。
在一本名為《20多歲的青年必須嚐試的50件事》的書中,作者中穀章釗忠告日本20多歲的新生族們為了30歲時事業的成功,40歲時便能登上事業的巔峰,要從現在開始做一個“勇往直前、經曆無數次失敗而百折不撓的人”。他認為,在人生的道路上,為追求真正屬於自己的生活而竭盡全力、飽嚐辛酸和痛苦的人生才是美麗的人生。
人生失意的時候,切莫自暴自棄,隻看到失敗,卻聽不到咫尺之遙成功正在向你大聲呼喊,自己打敗自己才是最徹底的失敗。而在人生得意之時,切忌得意忘形、盲目樂觀,而忘記了日中則仄,月滿則虧的道理。當功成名就、顯赫日盛之時,我們更需要從意氣風發中清醒地退出,由輝煌趨於平淡。
人生需要目標,但這個目標必須是合理的。如果選錯了方向,那麼,即使你再有本事,付出千百倍的努力,也不會獲得成功。這個時候,過度堅持就會使你一敗塗地,適時放棄就是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