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尋常的足跡
沙龍
作者:楊鐵鋼
作為作家,宮柯是勤奮的。這種勤奮與其說源自於他對文學的追求,不如說更主要的是發自於其對所工作過的大慶油田和石油事業的熱愛。這是一種超越於興趣、升華為使命的熱愛。正因為有這樣的熱愛,才使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敘寫大慶油田、中國石油工業的輝煌曆史,一而再、再而三地塑造為大慶油田的輝煌、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拚搏、奉獻直至犧牲的人們。於是,滿蘊著豐厚的曆史內涵、蒸騰著濃鬱的精神熱度、飽含著宮柯的價值取向的作品,接二連三地呈現在了我們的眼前:長篇人物傳記《本色》《油氣田地質專家楊繼良》,報告文學集《東方奇跡》。近日,“經過近三年的艱苦創作,首部全景式展示大慶油田50多年來勘探開發曆程及科技工作者奮鬥經曆的紀實文學作品《大腳印——大慶油田勘探開發曆程揭秘(上部)》”,又與讀者見麵了。
了解大慶油田發展史的人們都知道:截止到1985年,大慶油田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勘探時期,以1959年9月26日鬆基三井噴發工業油流為標誌;會戰時期(1960-1964年);建設時期(1960-1975年);第一個5000萬噸穩產十年時期(1976-1985年)。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科技攻關任務;不同的時期,油田科技工作者都做出了自主創新的努力,取得了“超越權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科研成果,以科技的持續創新保證了油田的持續發展。這既是大慶油田發展的曆史,也是宮柯們對這一曆史的正確認識、真實還原、藝術表現。
《大腳印》第一篇《曙色東北》,由六章構成。第一章《端倪初顯黑土地》,是全書的“引子”,不失為恢宏的開篇。它僅以不足30頁的篇幅,精準地展現了中國近百年痛苦、屈辱的找油史:西方列強為攫取資源,相繼闖入我國,恪守著海相沉積生油的理論四處刺探,連連碰壁後,給中國戴上一頂“貧油國”的帽子,悻悻而去。站立起來的中國人民不信邪,中國石油科技工作者有骨氣,依據自創的陸相沉積生油的理論,通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探尋,終於發現了大慶這個世界級的大油田,把貧油的帽子扔到了太平洋裏。在這一扭轉乾坤的壯舉中,我們看到了李四光睿智沉思的麵容,聞聽到了潘鍾祥語驚四座的演講,捕捉到了韓景行、邱中建、張文昭、鍾其權等屢涉險境、勇往直前、探尋不止的身影。正因為有他們的努力,才有大慶油田的發現,才使《大慶油田發現過程中的地球科學工作》摘取了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桂冠。
《大腳印》第二章至第六章,表現的是可歌可泣的石油大會戰偉績,其主要任務有四:探明油田儲量、掌握油田特點、進行生產試驗、編製開發方案。由於受大慶油田獨特的形成機理的製約,對中國石油科技工作者來說,每一項任務的完成都意味著少有借鑒的闖關與破險,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甚至犧牲。《大腳印》用詳實的史料、生動的筆法,記述了眾多科技工作者感人的努力與作為,同時也再現出了他們高尚的思想與品格。以石油地質專家李德生、岩石學專家吳崇筠、油田開發專家譚文彬和董憲章、集輸流程設計師馮家潮等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們,夜以繼日的苦幹和多路人馬的通力合作,僅僅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就摸清了大慶油田的底數:“鬆遼油田的特點是麵積大、油層厚、儲量豐富、生產能力強,稱它為世界上罕見的特大型陸相沉積砂岩油田絕無疑義。”但同時這也是個“原油的黏度高、凝固點高、含蠟量高,天然的驅動能量不足,原油中溶解的天然氣飽和壓力高”的“三高”油田,這就注定了油田生產開發必然要麵臨許許多多難以想象的困難,而這也正是石油科技工作者所要攀越、搶渡的高山、險關。
麵對“三高”原油難以順暢實現管道集輸,大名鼎鼎的蘇聯油氣儲運專家奧列涅夫搖頭歎氣,維舍夫建議隻能采用“巴洛寧流程”—— “集油管線用蒸汽管伴隨保溫……原油計量可用齒輪流量計或翻鬥分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