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則,不僅將影響交談的順利進行,而且易產生誤解。
善用態勢語傾聽下屬談話,領導要講究禮儀,要耐心、細心、熱情、誠懇,除恰當地使用語言和語氣外,還要善於運用態勢語言。運用表情、姿態、動作等態勢語言來傳遞有關信息,直接表情達意,可以彌補有聲語言的不足,增加傾聽的效果。
在傾聽下屬談話時,領導應表情自然,以微笑向人。微笑是禮貌的表示,更是和睦相處的反映。微笑能使下屬消除緊張感,使之感到領導的友善、親切和平易近人,從而縮短領導與下屬之間的心理距離,使下屬願意將心裏話和盤托出。
眼神是表達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在運用眼神時,既要克服眼神的呆滯和猶豫,又要避免那種在眼神中表現出故弄玄虛、高深莫測的樣子。在室內與下屬個別談話時,注視的範圍應在距離下屬兩肩外側十公分的地方劃兩條豎線,在頭頂上劃一條橫線,胸前劃一條橫線,組成一個方框之內為最佳。領導要隨時察言觀色,注意下屬的音調、表情、姿態,仔細地聽取下屬意見。
領導在聽下屬講話時,有時還應微微向前傾身以顯示出對下屬談話內容的關注和興趣。
3.讚揚是最好的激勵方式之一
如果領導者能夠充分地運用讚揚來表達自己對下屬的關心和信任,就能有效地提高下屬的工作效率。因為,領導的讚美就是對下屬的肯定,領導的讚美意味著下屬是出色的,就有升職、加薪的可能性。
如果管理者能夠充分地運用讚揚來表達自己對下屬的關心和信任,就能有效地提高下屬的工作效率。
作為一個領導,要掌握責備和讚美兩種方法的良好運用。苛責過分,下屬會認為你不近人情,缺乏理解,從而產生逆反心理,消極怠工,不願幹出成績;感情輸入得過分又會使你顯得比較軟弱,缺乏應有的威懾力,下屬也會對你的命令或批示執行不力甚至是置若罔聞。那麼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這個度呢?我們應當遵守以下原則:
明確什麼是應該被表揚的如果某項工作是職責範圍內應該做好的事,下屬盡職做好了,這樣的行為不應該被表揚。否則,會降低組織的行為準則。
表揚要具體化表揚要針對具體的事例進行,表揚的語言應具體,不宜用通用的詞語泛泛而論。具體的表揚使下屬感受到領導對他的重視,表揚的效果才好;而抽象、通用的表揚則使下屬感覺表揚很隨意,覺得領導對他的表揚不誠懇;空話、套話和模糊不清的表揚會給下屬一種虛假的感覺,效果自然就很差。
表揚要把握好時機太早的表揚,會讓下屬忘了他的責任和他必須努力的目標,有時甚至會帶來一種誤解,以為這種表揚是很隨便很輕易即可獲得的,不需要做太多的努力和花太多的時間,這既違背了表揚的初衷,也會誤導下屬,是不可取的。
太晚的表揚,會讓員工受到傷害,對單位及領導者失去信心。
他會想:這麼努力工作,額外付出,竟然不受到上麵的重視,得不到表揚,為何還要再努力?可見,表揚不及時會挫傷員工的積極性。所以,表揚要把握好時機。恰到好處的表揚會讓部屬有一種被肯定、被發現的喜悅和快樂,這種心理上的滿足又會變為工作中的動力,激勵他們更加努力工作。
表揚要注意公平如果被表揚的行為有可比性,領導者應特別謹慎,注意公平、公正。
某單位有個司機,是個慢性子,開車挺認真,但就是快不起來。他所在的工廠,每天都要幾輛車拉原料,別人跑三趟,他最多跑兩趟。但有一條,他開車不出事,安全。在這個安全月裏,上級領導表揚他,車隊隊長又接著表揚,說他行車從來不出事故。這引起司機們的不快。以後,隻要是集體出車,司機們都讓那個司機走在前麵,他們一個個跟著。原來那些開快車的,現在也不緊不慢跟 著跑。原來一天跑三趟,現在隻跑兩趟,料拉不進來,沒幾天,生產時斷時續。隊長開會講道理,但沒有人理他。
領導者應切記,你所表揚的行為是要大力倡導的行為,具有極大的導向性。表揚要注意公平,被表揚的行為必須能使大家心悅誠服。
注意被表揚者的需要表揚的目的是調整員工行為,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領導者所表揚的正是被表揚者所需要的,才能達到表揚的效果。作為領導者應認識到:表揚不是我給員工什麼,而是員工想要什麼。如果所表揚的內容不是員工所需要的,員工自然就不領情,表揚也就沒有效果。
4.關心、尊重、理解
關心、尊重、理解下屬,並給其提供成長發展的機遇,使其銘記領導的知遇之恩,從而達到士為知己者死的地步。領導者對下屬的尊重、理解和關心,應當在思想、工作、生活等各方麵體現出來。
在思想上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人是有感情的,在日常生活中很需要得到他人、特別是領導者的尊重、理解和關心。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既然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條基本原則,就必然帶有十分明顯的原則性。因此,領導應該明了,尊重不是討好,理解不是迎合,關心不是籠絡,而是在明辨大是大非的前提下,促進下屬思想水平、工作水平的提高。在思想上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一方麵要尊重人的創造精神,理解人的良好願望,關心人的政治進步,對這些給予充分肯定,大力支持,及時幫助;另一方麵, 對於下屬認識上的偏見,思想上的偏差,做法上的偏頗,要認真給予糾正和指導,這樣做本身也是尊重、理解和關心。一般認為,表揚容易批評難,這是因為,以批評形式出現的尊重、理解和關心,屬於更深的層次,更要講究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