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前麵的兩起,近二十多年來世界各地發生的嚴重的海洋油汙事件還有十起,它們分別是:
1967年3月8日,利比裏亞油輪“托雷·卡尼翁”號在七塊石暗礁區因擱淺漏油12.3萬噸。
1972年8月21日,利比裏亞油輪“泰克賽尼塔”號和“奧斯維哥護衛者”號在南非海岸處碰撞,10萬噸石油流入海裏。
1972年12月19日,油輪“海星”號在阿曼灣沉沒,泄油11.5萬噸。
1975年6月7日,日本油輪“昭和丸”在馬六甲海峽出事,溢油23.7萬噸。
1976年3月13日,載有25萬噸石油的“奧林匹克勇敢”號行駛至法國海岸處遭暴風襲擊,船身裂為兩截,全部原油傾瀉入海。
1976年5月12日,“烏爾奎拉”號油輪在西班牙近海爆炸,有10萬噸石油泄出。
1978年3月16日,利比裏亞油輪“阿摩科·卡迪茲”號在法國布列塔尼外海擱淺,漏油23萬噸。
1979年6月3日,墨西哥灣“伊斯托克1號”油井爆炸,9個月內有近100萬噸原油噴入海中。
1983年8月5日,西班牙油輪“卡斯特羅”號在非洲南部好望角附近海麵起火,有近10萬噸原油入海。
1989年3日,美國油輪“艾克森·瓦爾代茲”號在阿拉斯加威廉王子灣觸礁,漏油4.5萬噸。
……
“托雷·卡尼翁”油輪事件是世界上第一次有詳細記載的海洋溢油事件。該輪是1959年美國建造的一艘超級油輪。1967年3月,它掛著利比裏亞國旗滿載12萬噸原油從波斯灣駛往英國的米耳福特港。12日夜晚,油輪駛入英吉利海峽中的塞文─斯托文思暗礁群(俗稱“七塊石”)危險水域。由於船長失職,船隻偏離預定航線,與暗礁猛烈碰撞。礁石撞進船底達5米。8個油槽有6個立即損壞。巨大的裂縫使原油象決堤的洪水一樣湧入大海。第二天就流出8萬噸,擴展到方圓300平方公裏的海麵。汙油隨波漂上海岸,拍打著英國美麗的海濱──肯福爾群島160公裏長的海岸。三個星期後,漂油又出現在法國北部海濱療養區。六星期後,“托雷·卡尼翁”油輪最終沉入海底,所載12萬噸原油全部流入海中。
在這起災難中,有25000多隻海鳥死亡,50%─90%的鯡魚卵不能孵化,幼魚也瀕於絕跡。英國生物學家對汙染特別嚴重的馬溫特海灣進行多次考察,在潮間帶看到的是一副觸目驚心的慘相:大批海洋生物死亡,發出腐臭,螃蟹腿無故脫落,海膽和其他軟體動物陳屍海灘,海岸上還偶爾能發現海狗的屍骸,淺水區的魚類也遭到毀滅性的打擊。附近另一處海灣,大批貽貝死亡腐爛,臭氣衝天。為了處理這起溢油事件,英法兩國動用了42艘艦船,1400多人,使用了十多萬噸消油劑,共耗資800多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