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海鮮”不鮮(2 / 2)

國外這方麵的例子也不少。早在1942年,日本某地就流行過一次食用蛤仔中毒的事件。中毒者一周後出現嘔吐、頭痛、倦怠、皮下出血和黃疸等症狀,嚴重者腦中毒死亡。在334名中毒者中有114人喪生。

1955年,瑞典爆發了因生食牡蠣而引起肝炎。自那以後的30年間,美、英、意、日和新加坡都相繼發生生食牡蠣和烏蛤等貝類引起甲型肝炎和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爆發。

在一些國家還發生過食用海鮮引發霍亂病的事件。例如20世紀60年代,菲律賓流行一種埃爾托霍亂菌引起的副霍亂,是因生食褐蝦引起的。1973年這種副霍亂又在意大利那不勒斯流行,調查結果是霍亂弧菌汙染貽貝所致。

嗚呼!“海鮮”何時才能恢複名譽!

九、杯盤狼藉的海底世界

您聽說過大西洲嗎?

也許,就連小學生也會毫不猶豫地站起來反駁道:地理課本上明明寫著地球上有七大洲,根本沒有什麼大西洲。

但是,大西洲確實在希臘偉大的哲學家柏拉圖的著作中存在過。柏拉圖是這樣描述大西洲的:這塊土地上植物繁茂,物產豐富,城牆上鍍著銅和錫,廟宇包裹著金和銀。大地上灌溉網和運河縱橫交錯,航運和貿易十分發達。然而它的統治者貪得無厭,還要攫取更多的財富,妄圖把所有的國家都征服在他的戰袍下。於是,他到處發動戰爭,每攻克一座城池便狂飲三日,以示慶祝。

一次,當他們正在為攻陷雅典城狂歡濫飲的時候,上帝發怒了。大西洲突然發生了強烈的地震。怒濤席卷,大地顫抖,天塌地崩……大西洲終於完全淹沒在海之中。

柏拉圖逝世將近一千年後,也就是從16世紀開始,人們又突然想起了大西洲,越來越多的人在大西洋,在愛琴海,甚至在南極洲附近到處在瘋狂地尋找這塊沉淪的古陸,企圖捷足先登,找到傳說中大西洲國庫中那堆積如山的珍寶,獵尋大西洲皇室的深宮諱事。

可是,一個世紀接著一個世紀過去了,人們仍一無所獲。

突然有一年,一個由意大利和法國的魚類學家組成的調查小組在亞平寧半島和西西裏島之間的墨西拿海峽進行潛水考察時,意外地發現這裏的海底堆積著如山的空瓶子、空罐頭盒、破碎的杯盤碟碗……這難道是大西洲遭劫前征服者慶賀勝利時“最後的晚餐”的遺物嗎?

當然,大西洲不過是柏拉圖的烏托邦而已。現在已經很清楚,大西洲的情節,原來是古希臘宗教文化的一部分,被柏拉圖利用來創造了上述的神話。

那末,墨西拿海底杯盤狼藉的場景究竟是誰的“傑作”呢?

真是無獨有偶。一次,前蘇聯海洋學家在太平洋考察時,在幾千米深的大洋底也撈到了不少空桶、空盒、瓶子、電池等“寶貝”。至於在沿海地帶,尤其在海灣裏,發現海底杯盤狼藉的情景更是屢見不鮮。例如,漁民們在斯卡格拉克海180─400米水深的海區撒網時,經常可以撈出一些塑料廢物;日本漁民在東京灣、大阪灣海底也常常拖到大量的塑料製品、空罐、空瓶、破布、廢舊輪胎、碎木片和爛紙;甚至在偏遠的日本北方四島周圍海域,他們也撈到過沉沒在海底的廢舊物品。

這些究竟是誰的遺物呢?

當然,目前海底還沒有人類居住,“東海龍宮”和“大西洲”也僅僅是神話而已。至於外星人生活在海底對人類進行研究的猜想也遠沒有得到證實。那末,隻有我們人類才是海底瓶瓶罐罐的真正主人。

一位科學家做過一項統計:世界上每天有1700萬旅客在海上航行,每年產生垃圾28000噸。在海上航行的商船有9000艘,每名船員每天產生0.8公斤垃圾,一年共11萬噸。其中63%是紙張,15%是金屬,10%是紡織品,10%是玻璃,1%是塑料和橡膠製品。此外,全世界有300萬艘遊艇,每年產生垃圾10多萬噸;有12萬艘漁船,每年產生34萬噸垃圾;各國的軍艦一年也產生74000噸垃圾。如果把從船上扔進海裏的剩飯殘羹和因為事故沉沒的船體都計算在內,那麼全世界由於海上航行每年產生的固體廢物總計有600多萬噸!

大量廢物堆積在海底,使絢麗的海底世界變得狼藉不堪,不僅毀壞了傳統的海底漁場,而且嚴重妨礙漁撈和航行。

因此,當我們乘坐客輪在海上旅行,喝完了啤酒,吃完了罐頭,舉手把空瓶、空罐扔向大海的一瞬間,是否也應該想到這和把它們扔到大街上有什麼區別呢?遺憾的是,我們無法在茫茫的大海上到處插上“不要亂扔廢棄物”的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