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除油三步曲(2 / 2)

與此同時,英國一家石油公司也研製成功另一種性質類似的化學藥品“凝固劑”。隻要把它噴灑在油膜上,浮油就會凝固成塊,很容易打撈出海,而且運輸起來也很方便。

瑞典的專家們研究成功一種防止石油擴散的新方法。他們在耶夫勒油港進行了試驗,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種新方法就是氣幕式圍油欄。具體方法是在油碼頭海底敷設一條海底塑料軟管,軟管上鑽有很多小孔。當發生溢油事故時,操作人員隻要一按電鈕,用不了10秒鍾,就會在碼頭四周水麵出現一道“封鎖線”——由氣泡組成的屏障,它可以完全阻止石油的四處擴散。

2、收繳

用圍油欄將海麵溢油包圍起來並把它們堵到一個較小範圍以後,下一步就是如何“連人帶槍”把它們收繳起來。這就是海麵溢油的回收。

在“尖端武器”還沒有發明出來的年代,人們隻好用土辦法收繳海上的石油。比如把稻草、麥杆、蘆葦、鋸末、紙屑等扔到海麵吸附石油,然後撈出燒掉。也有用雞毛作武器的。在一次事件中,有113萬升(30萬)加侖石油流進了美國密西西比河,汙染了36平方公裏的水域。負責清汙的彼得鬆海上服務公司往河裏扔了大約100個裝有雞毛的布袋,水麵的汙油很快被吸附到雞毛上。15分鍾後把雞毛袋撈出來,河麵就變得清潔得多了。如果還有少量汙油,還可以用這種方法再清除一次。這種方法很經濟、很簡單,投放和回收都很方便,回收後的雞毛袋可以燒掉或埋掉。

漸漸地,人們又發明許多更先進有效地吸油“武器”。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是聚丙烯和聚氨脂為原料製成的高分子吸油材料。它們的吸油性能好,效率高,吸油量至少可以達到材料自身重量的10倍以上,而且不易變質,能夠反複使用。當然價格也比較貴。

用機械設備回收是目前收繳海麵溢油的新式武器。因為它具有機動性強、回收量大,可以在遠離海岸的外海應用,因此發展很快。1967年“托裏·卡尼翁”油輪失事後,不僅國際海事協商組織擬定了發展這類機械回收裝置的長期計劃,而且原蘇聯、日本以及歐美各國也紛紛加緊研製。

我國目前使用機械回收裝置很少,而且幾乎全部是進口的。最近國家海洋局海洋技術研究所已試驗成功了一種葉片式油回收裝置。

3、殲滅

在軍事上,對負隅頑抗之敵,隻有把它們徹底、全部、幹淨地消滅掉。在和海上溢油作戰中也是如此。對那些不甘心在用油回收設備時繳械投降的少量石油,或者對不迅速殲滅就會對環境造成巨大損失的溢油,或者對隱蔽在角落裏其它手段無法對付的汙油,隻有用化學武器把它們殲滅掉。這種化學武器就是“消油劑”。

消油劑有分散劑、去垢劑、洗滌劑和其它界麵活性劑。它們主要是通過減少溢油和海水之間的表麵張力達到使油膜迅速乳化分散在水中的目的。20世紀60年代初期消油劑剛剛問世的時候,許多產品本身就具有較強的毒性。現有采用的消油劑大多是分散型的,它可以使水麵石油完全乳化成隻有幾微米大小,因而在水中無限地擴散。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紫外線的照射破壞,油的本質逐漸起變化,最後完全變成了另一種無害的物質。

目前,世界各國生產的消油劑種類繁多。由於它能彌補機械回收等方法的不足,而且處理成本又比其他方法低廉,因此盡管科學界對消油劑本身的毒性仍有爭議,但大多數國家仍在繼續使用。不過,為防止消油劑的濫用,各國都頒布了一些控製消油劑使用的規定或法律條文。

例如日本規定,遇到下列情況之一時可以使用:

(1)由於溢油引起火災,威脅到人的生命安全,或財產受到嚴重損失或有重大危險發生時;

(2)用其他方法無法處理,而用消油劑處理對海洋環境危害不大的情況下。

但是,遇到下麵的情況則禁止使用:

(1)溢出的是輕質油;

(2)溢油呈塊狀;

(3)溢油地點是重要的水產資源區,或是生態脆弱區,或水流不暢的海灣或淺水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