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玉嬪(二)(1 / 1)

蕭灝景聽了這話,望了眼玉嬪嬌俏的側臉,不由陷入沉思,當年,也有哪個女人歡欣道,現在想起,那時的話語還猶自響在耳邊。

“七郎,七郎,你看這把匕首,精美又輕巧,是你送我的第一樣東西,我必要好好保管著,待哪日你變心了,我便用這匕首自盡死在你麵前!”記憶中的女子溫柔卻剛烈,一襲白衣,唇間的梨渦,柔和的麵部線條其實已模糊,隻剩下俏皮的笑,耳上的青梅明月璫還跳動著,清脆的語聲逐漸與眼前之人重疊,竟讓他有一瞬間的恍惚。

那時,自己還笑她,明明賞了那麼多,卻隻在乎這麼一件不起眼的匕首,女子偏愛的紅妝胭脂和金步搖,她偏偏都看不在眼裏,隻留著自己最初送她的一把匕首,可最後,到底是誰變了心,又是誰背叛了誰,那把匕首最終又跟著誰去了......

“皇上,皇上......您在想什麼呢,臣妾叫您都沒聽到,要是背著臣妾偷偷想其他人,可不依......”語氣裏帶了些微微的抱怨,蕭灝景這才看清眼前之人,握住她手上的玉鐲,心內一片感慨,不禁道:“玉兒啊,這後宮眾人隻有你最得朕的歡心,也隻有你敢在朕麵前這般放肆!”

“嗬嗬,可臣妾這般不正是夫君所喜愛的,不是嗎?畢竟臣妾的夫隻有陛下一人。”玉嬪狡黠一笑,明亮的眼珠轉了轉,夫君這個詞是隻有當今皇後可稱呼的,玉嬪如此越矩皇帝居然不生氣,可見對之寵愛一斑。

拍拍她的手背,“好好,你說什麼朕都依你,康祿,將新進貢的雨前龍井全賞了棲梧宮去,另賜白銀千兩,玉如意一對!”

“是,陛下!”隱在暗處的康祿低聲應道,主子做什麼事情他都得在旁候著,隻是有些話該聽或不該聽他都懂得,譬如調情或其他,他隻低了頭隱了耳目便好。這玉嬪娘娘進宮沒多久,倒是比旁人都多了些寵愛,甚至比當年皇貴妃的晉升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雖是奴才,可也是皇上身邊的心腹,最了解這帝王之人,自從玉嬪進宮之後,就連平日裏常去的淑妃和皇貴妃宮裏都少去了,隱隱約約,他總覺得玉嬪娘娘身上有著當年那人的影子,一樣的美麗卻不呆板,活潑卻不粗俗,皇帝素來忌諱旁人在他麵前提起與那人有關的東西,因此連帶著對四王爺也不待見,可玉嬪如此相像,皇上是真的看不出?

康祿在心下默默計較著,不敢多言,這位帝王心中所想,怕是誰都不得而知。

蕭灝景從精美的食盒中,拈起一片桂花糕放入口中,道:“玉兒這手藝越發見長了,入口即化,真是堪比宮內禦廚,今晚,朕去你那兒!”

夜裏,棲梧宮,旖旎纏綿過後, 文帝在被衾間擁著玉嬪,額頭上有細細的薄汗,滿麵紅光,可已是掩不住嘴角的皺紋下垂。

文帝輕咬她的耳垂,在她耳邊曖昧的笑笑,撫上玉嬪的小腹,“什麼時候,這裏也有個朕與你的孩子便好了!”

榻間的玉嬪香肩半裸,隻埋頭在男人懷裏笑道:“陛下都那麼多子嗣了,若是臣妾有了孩子,失了顏色,皇上你才不會寵他!”

男人哈哈一笑,輕拍她的脊背,“真是小女兒心思,朕到了這個年紀還會在乎美色這些虛無之事?朕隻是想要個孩子,獨與你阿芙的兒子,他有著你的善解人意和朕的英明神武,這些個兒子沒一個省心的!“

”皇上說什麼呢,陛下的幾個兒子都年輕有為,對陛下孝敬的很,幾個公主也是蕙質蘭心,何出此言?“玉嬪不解。

”哼,太子好歹是一國儲君,可這麼些年,智慧不見長,還耽於美色,沉兒倒是個可用之才,卻是......鴻兒性子太直,老三倒是個溫厚性子,老四不說也罷,算了,這些事情你也不懂,唉!”

玉嬪聽得這話,瞥見蕭灝景臉上複雜的表情,試探的問道:“皇上,臣妾知後宮不得幹政,可是臣妾見陛下整日愁眉不展,倒不知這些個皇子們怎麼惹了您生氣?”

文帝見她如此善解人意,溫聲軟語,“前段時間朕革了老二的職,不出幾日,一幫黨羽便聯名上書要求將齊王官複原職,他莫以為朕寵他便可如此,朕平生最恨兩事,兄弟鬩牆,背叛欺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