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象個家庭,百名員工都是家庭中的一分子。

他們對家庭做的貢獻理應有所獲,而這種獲得必須是按貢獻的大小而定。員工養活了整個公司,公司應感謝他們,盡管老板壓力較大,但其賺錢已高於員工許多,也應考慮員工的利益。

由此可見領導者要有種新觀念就是:不是你在養活下屬而是下屬通過工作來養活你,為你創造財富!一位現代領導者應調動下屬的積極性給予其合理的報酬,做到財富分享。

運用幽默的語言

訓練談話技巧,善於運用幽默詼諧的談吐,融洽與下屬間的關係。

人際交往中,詼諧,幽默的談吐是往往討人喜歡並能讓別人樂意與之交往的關鍵。作為領導者若注意自己談吐的技巧,就能夠使下屬在輕鬆和諧中完成工作並和下屬關係融洽,大大提高自己的影響力。此外它還能減少摩擦,“化幹戈為玉帛”。

要樂於接受監督

日本“最佳”電器株式會社的社長北田先生,為了更好的使員工自我約束,創立了一套“金魚缸”式的管理方法。他在解釋這種管理時說:“員工的眼睛是雪亮的,老板的任何行為,員工都會看在眼裏,以權謀私員工便會瞧不起你。這種情形下,你還能要求他們努力工作,操守清廉嗎?”金魚缸是玻璃的,不管從哪個角度觀察裏麵的東西都很清楚。因此所謂:“金魚缸”實際上是管理的“透明度”。增大管理的透明度讓自己的行為置於眾目之下,就會有效地避免管理特權的發生。麥當勞公司曾一度出現財物虧損,公司總裁克羅親自到各公司各部門檢查工作。他發現各部門的經理都願意坐在椅子上指手畫腳。於是向麥當勞快餐店發出指示,必須把所有經理的椅背鋸掉,以此促使他們深入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這一招竟使經營狀況獲得了巨大的轉機。老板與員工同舟共濟、甘苦與共。

要保持清廉儉樸

發財致富,理店持家,既要開源又要節流。節儉不但是種美德而且更是致富的捷徑。所有白手起家、創業成功的人都有此特點。在分析洛克菲勒致富之道時發現,他尤其偏重於精打細算,19世紀石油巨子成千成萬,最後隻剩下洛克菲勒一家,可見.他的成功是絕對的。節儉行為用在現代管理上同樣具有導向價值——誘導員工增收節支,不斷降低各項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領導的言行舉止是下屬關心的焦點和效仿的榜樣。

領導者個人素質和表率作用產生的影響力對雇員行為的影響是自覺的、自願的、心悅誠服的,隻有寬以待人、嚴於律己,才會使下屬產生敬愛,欽佩的心理,使之與你共謀大業。

善於網羅人才

倘若你更進一步理解協作精神,即集體智慧的巨大效應,觀察一下候鳥吧。它們的“犞”字形飛行,是合理利用群體力量,減少空氣衝撞壓力。生物學家指出:“領航員”承受最大壓力,所以它們輪流領航,一隻累了,另一隻繼續。團體飛行,可比單獨飛行遠72%以上。

卡內基便是一位卓越的“領航員”。他那龐大的財富,就是集體智慧的成果。他具備世人稱道的財富卻非孤獨,獨裁式的“財閥”相反,他喜歡與人共同討論,共同創造財富——他是“智囊團”這一觀念的現身說法者。

他原本是一個對鋼鐵生產隻知皮毛的小工,但當曆史將他推入鋼鐵業時,他果斷地接受了命運的挑戰。他堅信世上那些有專門知識的人才並重用他們,利用他們的優勢,把他們集中到自己的旗下。於是他到處網羅人才,用近50名專家組成“智囊團”,他創業過程中有數不清的專家出謀劃策,解決了經營中的無數難題。正是這股無與倫比的心靈力量造就了美國曆史上第一個“財團”。

知人善任,是卡內基成就事業的首要要訣。他在談及成功原因時說:“我們的工作就是激發他們(智囊團)提供最佳服務的願望。”他把人才看作企業的最寶貴的財富,他曾經說過:“將我所有工廠、設備、市場、資金全部奪去,隻要保留我的組織成員,4年後,我仍是鋼鐵大王。”智囊團的合理機構,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大大地推動了卡內基事業的發展。

煉鋼專家比利·瓊斯,是卡內基鋼鐵王國裏的一個得力的幹將,兢兢業業地為他做事。

希爾也曾是智囊團內的人物。卡內基慧眼識珠相中了希爾這位年及弱冠、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卡內基引薦他去研究全美國500多位富豪的曆史,造就了一代奇才——“成功學”第一代祖師拿破侖·希爾,他認為“成功學”是一個“經濟的哲學”,它與傳統的西方哲學不同——不但是一個助人脫貧、實現經濟富裕的方法,更是一門有助於人建立完善人格,享受人生的學問。

樂於分享致富,是卡內基博愛精神的體現。他曾說:“最關鍵的,成功者要明白分享之道——千萬不能一味貪得無厭地予取予求,而不懂幫助他人。我們明白財富的增大是由於大家肯互惠互利,我們知道一群誌同道合的朋友交流的關鍵性——那將自己封在‘自我心中硬殼’的人,是自私不能自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