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既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20世紀初麵對同行不利的競爭,卡內基氣憤之極決定報複。盡管他當時對金屬線、導管、鐵箍、鐵皮等沒有興趣,但還決定將生鐵賣給企圖損害自己的公司,要他的得力助手查爾斯·施瓦布將敵人趕到絕路上去。
施瓦布不負眾望,以個人獨有的演說魅力,從未來世界對鋼鐵的需求到專業化;從關閉效益差的廠子到機構重組,還談及了礦石運輸體係、一般管理費用和行政部門開源節流,捕捉國際市場信息等說服了銀行大王摩根。
依據摩根建議,卡內基把自己公司低價出售,聯合七家鋼鐵公司成立了工業史上最龐大的鋼鐵托拉斯。從此美國鋼鐵公司不斷壯大,成為資產最大、實力最雄厚、擁有25萬名員工的超級大型企業。施瓦布也因其卓越的才能而被任命為公司總裁,到1930年他仍掌管這個聯合體。
卡內基的不忌才、不疑才、啟導人、栽培人、仁人愛物,使其變成了“商賈中之王者”。於是智者為其竭慮,能者為其盡才——卡氏仰賴他的智囊團的“集體智慧”,點“鋼”成金,成為當代巨富。
他死後,人們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這樣幾行字:
這裏安葬著一個人
他最擅長的能力是
把那些強過自己的人
組織到他的管理機構中
提高領導能力的途徑
成功的人隻有得到他人的配合,而要想得到他人的協作,則必須有領導能力。領導能力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培養。
成功與領導能力(讓別人作出他無法做的事)如影隨形,不可分割。
在培養領導能力方麵我們來談談讓人樂於與我們合作的四項領導原則。這些原則適用於管理上,工作上,社交上,家庭生活上,甚至於所有有人的地方。
這四個領導方法是:
1.跟那些你想去影響的人交換意見。
2.考慮周到。
3.盡可能追求進步。
4.撥出點時間和自己交談,商量或從事有益的思考。
隻要熟練地運用這些原則,就會產生不錯的效果,還可抓住“領導術”的奧秘。
讓我們看看應如何做吧:
領導原則:跟那些你想去影響的人交換意見。
這是使別人(朋友、同事、員工)依照“你希望的方式”去做的秘方。
請看這樣的實例:
伍茲先生在一家廣告公司任撰稿員兼主任,他接到一個新顧客(一家皮鞋廠)的合約,並負責製作了電視廣告。
但該廣告推出後一個月,就發現它效用受到限製或說根本沒用。大家都把精力轉到對廣告的檢討上。
因為大部分都市裏,電視廣告是僅有的選擇。
經過觀眾調查後發現4%的人以為它不錯,說:
“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的節目。”
其餘96%不置可否,或認為無任何價值。有幾百人甚至說:“這節目好怪,它的節奏象新奧爾良樂隊清晨三點鍾演奏的聲音。”“我的小孩均愛好看電視,但這個節目一開始他們就到浴室或冰箱那去了。”“我認為這個節目太不自然。”“也許有人想試試‘精神過敏’的滋味。”
分析了所有意見後他們得出了一個有趣的結論,那4%的人在收入、教育、社會經驗與個人興趣方麵與伍茲先生非常相同;其餘96%的人來自不同階層。
將近2萬美元的節目,卻由於伍茲隻考慮到自己的興趣而糟蹋了。在製作節目時,隻想到他個人買鞋的方法,沒有注意大部分人的方式,因此節目隻能使他自己高興卻無法獲得大眾的好感。
若開始時采納大家的建議,那結果會很不相同,他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如果我是別人那我怎樣選鞋?”
嬌恩女士在零售業失敗則是另一個例子。她漂亮聰明,受過良好的教育,而且隻有23歲。走出大學校門後,在一家“平價百貨公司”成衣部任采購員。師長們在介紹信中對她評價很高“嬌恩女士同時具有野心、天分與熱忱。”其中一封信說:“她一定會成功,而且非常輝煌。”
然而嬌恩女士不僅沒成功,相反隻做了8個月她便改行了。
拿破侖·希爾跟她上司交情很好,所以問他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