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練習讚美的藝術。

對人要公正,管理要合乎人性。

領導原則:盡量追求進步。相信還能夠進步,更要推行幫助進步的行動。

別人談到你時,最好的恭維就是:“他很上進,真正是為了工作而工作。”

在每一行中隻有精益求精的人才有機會升遷。領導者——尤其是真正的領導人十分缺乏,安於現狀的人(一件事很正常,不需要改進)比激進人士(認為有待改善的地方很多,想辦法可以做得更好)多得多。

為加入領導者的行列,培養上進的決心吧。

為鼓勵你的上進心,有兩種事需做:

①每一種事都要研究怎樣改進。

②每一種事都要訂出進一步的標準。

一家公司的董事長要拿破侖·希爾幫他出主意。

他開了個公司並兼任經理。他現在聘了7個銷售員,接著是要提拔一個推銷員任經理職務。他把可能的人選縮減成3個,這3個人在各方麵的成績非常相似,希爾的任務是了解每個人,看誰最能勝任。他告訴3個人會有位顧問來拜訪他們,目的是討論推銷計劃,顯然不讓他們知道真實目的。

其中兩人反應相同,有些不自在,似乎認為希爾另有他圖,要耍什麼花招。這兩人都是頑固的保守派,均想證明“該做的事已經做了”。希爾問他們:“銷售責任區是如何劃分的”,“薪水調整計劃是否需要修改”,以及“怎樣取得促銷資料”等等與行銷相關的問題。他們回答都是:“事情很正常,無所過慮。”認為目前的方法不應改變。但其中一個還對希爾的提問報以不屑的態度。

第三個則不一樣。他對公司非常滿意。也以公司的成就為榮,但不是絕對的滿意,還要求進一步改進。

整天他都在與希爾討論各種新點子。如“開拓新市場的做法”、“改善服務質量的做法”、“節約時間的做法”等,都是為他自己和整個公司的長遠利益打算。他早就擬定好一個宣傳活動,當他們分手時,他說:“我很高興有機會把我的構想跟你談談。我們已經有了一個良好的溝通的開始,相信會做得更好。”

當然,第三位被希爾推薦給了董事長,他認為這個人會使公司不斷發展、更有效率、生產出更多的新產品。“認為可改進並全力改進”,就會成為優秀的領導人。

希爾就讀一所鄉村小學八年級時,一個老師和40個學生擠在一間磚砌的教室內。每年學校來了新老師(尤其是女老師)都是令人關注的大事。七八年級的學生更會領頭捉弄老師。

有一年實在太過分了,平均每天有10多起鬧劇,紙彈與飛機滿天飛舞。後來甚至把老師鎖在教室裏一連幾個小時。

當然這些並不是惡意的,他們無意傷害誰,隻是活潑好動,有鄉下生活所具的用不完的活力,需找地方來發泄。

新老師卻注意到引發學生的精力向另一方麵。她特別尊重他們的“個人榮譽”與“自尊自愛”。鼓勵大家獨立自主。每個學生都有任務,比如“擦黑板”,“掃衛生”或幫低年級學生複習功課。這種創造性的辦法讓學生們發泄了過多的精力,也不再亂鬧了。

為什麼學生們會有這樣的轉變呢?因為領導者不同,第一位老師不關心學生進步沒有鼓勵他們;她無法控製自己的脾氣,不喜歡教書,同學們也就不喜歡讀書。

第二位老師則定出了許多較高的積極的標準。她真心喜歡學生們,常鼓勵他們,期望他們成才。也正因為她做事不零亂,才控製了學校的秩序。

在任何一種情況下學生們都會調動自己來配合老師的要求。

這種情形成人社會中也發生過。二戰時,軍事主管不斷出現輕浮、馬虎的事件,以致軍隊無法無天。第一流的軍團應由第一流的軍官來領導,因為隻有他們才能創造出嚴格的紀律、公正而又得體的軍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