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認識在競爭戰略中信息流通的意義,信息必須反映出組織的構成和經營係統的實際內容來。信息的流通和競爭戰略的變化同時變得複雜化。產品範圍、市場份額、工程技術等新的要素將在一段時間裏變得更趨複雜。

設計組織構成

首先是把重要的職務分組分類。在小企業裏經常以銷售、生產、財務、技術開發等“機能性”為依據進行組織劃分。這種組織構成的好處是責任、分工明確,信息交流方式直接而簡單。但是,如果太簡單了,企業在成長過程中和產品種類增加擴大的情況下,就會顯得不適應。所以,創業者必須不斷地注意產品生產中隨時發生的新變化。

經營係統

有些人認為,無論怎樣的企業,隻要工作人員認真地工作,就能取得成功。但實際上,並不完全如此。企業的組織機構明確各部門的職權範圍,使各部門間易於交流,促進各部門的統一協作。但由於組織機構的差別,其功能也存在著顯著差別。

有些組織機構表麵上是設立起來了,但卻不能保證銷售、生產、資金計劃的順利實行。組織機構要靠人的活動才能運轉,這就是經營係統的意義所在。

那麼,如何才能調動起人的積極性呢?為此,就要讓各部門的工作人員充分了解自己的工作種類、評價工作成績的標準、完成或不完成工作有什麼樣的獎罰等等。自己所期待的工作、成績評價、報酬這三點對小公司的經營尤其重要。經營係統的基礎是“計劃製定”、“管理”與“動機”。

計劃是對事業環境和同業界的變化的競爭戰略上的反應。更進一步說,計劃是為了實現確定的戰略方針對財務、技術、人才等資源進行詳細分工,最後更有效地利用這些資源的基礎。

管理是實現計劃的手段,它對實際作業和計劃結果進行比較、分析差距並準備作各種必要修改。動機形成是支持管理的措施,它對實際結果是否接近計劃目標而作出判斷,並對作出成績的人進行獎勵。

創業的發展策略

企業如果想得到長期的發展,必須有一個正確的企業戰略指導才行。

因為戰略策劃是以全局、整體、長期和體質性的東西為目標的,所以企業的戰略策劃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當前在國內頗為流行的“CIS策劃”就是一種整體性的戰略策劃。

西方的企業管理專家認為,公司戰略策劃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主要有如下五種:

1、公司存在的根本理由是什麼?

2、公司要達到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3、怎樣組織資源以便實現公司的根本目的?

4、公司所有職員應該具有什麼樣的價值觀?

5、公司應承擔哪些社會責任?

從某種意義上講,以上五個問題都可歸結為企業整體的價值觀問題;企業存在的理由、所要達到的目的、組織資源的手段、所承擔的社會責任等方麵,其背後都有一個價值觀問題。企業的整體價值觀,就是在你這個特定的企業看來,哪些是最要緊的、最優先選擇的或者最好的東西。是利潤第一呢?還是服務第一呢?還是為社會造福第一?一般情況下,這幾個目標也許是一致的,看不出它們的差別;但是到了某種關鍵性的時候,企業價值觀就會顯示出差別來,這種與眾不同的差別就是所謂的企業獨特性。

獨特性,是戰略策劃要考慮的首要問題。所謂“CIS”意思是“企業特性識別係統”。其中的“Identity”這個詞,是指一個人或者事物的最本質的東西,是借此與別的人和事物相區別的東西。

企業的戰略策劃便是圍繞著價值觀進行的,必須體現出自己的價值觀特色。我國企業所講的“企業精神”就是其價值觀的直接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