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思維能夠有效地運用於企業戰略策劃的各個環節,但就當前的實際情況來看,許多企業在進行戰略策劃的過程中,往往忽略了創意思維的作用,而達不到應有的策劃效果,這是我們在創業過程中應該引起警惕的。

創業發展常用的十大策略:

集中策略

事實證明,集中強化最容易產生工作效率,因此,作為創業者要充分利用集中策略,提高工作效率。例如,每年度訂出計劃,突擊完成一到二項重要的工作,或每月訓練、培育出一批出色的職員。

緊盯策略

對於在事業上獲得高速發展的成功者,創業者要善於跟蹤其成功的軌跡,特別對於那些代表時代發展趨勢的成功創業者,要有虛懷若穀,悉心求教的態度,要努力學習他人的先進經驗。

清除策略

對於企業或團體內的消極因素要及時予以清理,特別是擾亂人心的破壞分子,要及早清除。

大樹策略

要在本行業、本地區內打牢自己的事業基礎,無論在人際關係、業務關係、地方影響等方麵,都要像大樹那樣做到根要深,麵要廣,要深到水源之處。

借力策略

借助朋友、親戚、政府、機構及各種社會力量。

順勢策略

對於社會和行業的趨勢,要有清醒的認識,特別是要善於看準來勢,順勢而行,乘勢追擊。

造勢策略

要善於利用公共關係策略或廣告策略,經常給自己營造氣勢。

權變策略

對不同的人、事件、項目,要善於用不同的管理或領導方法。

協助策略

對於下級人員或企業後進人員,要充滿關懷、愛護之情,要輔導下級職員獲得經驗和技巧。

教導策略

對於公司內一切人員,要本著教導提高的策略,有效運用公司或體係的資源和力量教育、指導職員,幫助進步。

以退為進的創業策略

一般企業在創業之時,更多地強調要有一種勇往直前的精神,一種積極進取的精神。但是,在創業用人的時候,以退為進也是一種成功創業的策略。

下屬犯了錯誤或造成了損失,作為負責人當然要追究責任,要批評、處分、甚至將當事人撤職。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在事情還沒有完全弄清楚以前,千萬不要急於處理,如果處理錯了或重了,傷了感情之後,事情就很難再挽回了。這個時候,創業者不妨學會運用以退為進的策略。

當下屬犯了錯誤,你如果暫時不去處理,表麵上看你是在“退”,但實際上你是在“進”,因為你沒有處理並不等於你不處理,主動權一直握在你的手裏,你想什麼時候處理就什麼時候處理。在這個問題上,如果你處理得好,不僅不會傷下屬的感情,反而會因此而贏得下屬的心,使他成為你忠實的擁護者。

所以,我們應記住一個基本原則:一個人既然已經承認錯誤了,那麼你就不能再去攻擊他,再去跟他計較。這個原則將會為我們成功創業減少阻力。

運用創造性模仿的策略

中國有句成語叫“邯鄲學步”,說的是跟在別人後麵模仿走路,最後卻連自己走路的方法也忘了,隻好爬著回去的故事。現實生活中,模仿似乎是沒有創造力的,但在創業過程中卻是個例外,因為創造性的模仿已被人們證明是一種成功的策略。

創造性的模仿聽起來好像是個自相矛盾的說法。創造性就是從無到有的發明,而模仿則恰好是它的反義詞,但這兩個同放在一起卻是合適的。它描述了一種實質上是“模仿的策略”。創業者所作的恰恰是在重複別人已幹過的工作,但之所以又是一種“創造性”的,是因為使用這策略的創業者比某項創新的當事人更能理解這項創新所代表的含義,更好地使用了這項創新活動。

最早而且最善於使用這項策略的是美國著名的IBN公司。普羅克特·甘布爾公司也常以此來保持其在肥皂、清潔劑、盥洗用品等市場上的地位。日本服務部集團之所以能夠以其成為世界之冠的精工表占領市場,也歸功於這一創造性模仿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