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機會的目的就是為了求得發展,利用的市場機會不同,就會相應產生不同的發展模式。從決策的角度看,就采用了不同的發展戰略或稱成長戰略。
製定投資組合計劃
目前僅有很少的企業從事單項經營,而大部分企業都是采取多項產品或業務的經營模式。而對於創業企業來說,即便是由一種產品或一項業務起家,在發展中也不可避免會拓寬其他業務。而不論采用何種發展戰略,多項產品業務的增長機會總會各不相同,企業的資金又總是有限。鑒於此,為了實現企業目標,在製定企業戰略時,就必須對各項產品業務進行分析、評價,確認哪些產品應當發展,哪些應當維持,哪些應當縮減,哪些應當淘汰,並相應地作出投資安排。
為了優化產品投資組合,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應首先將企業所有的產品業務分成若幹個“戰略經營單位”,每個“戰略經營單位”都是單獨的業務或一組相關的業務單位,並能單獨計劃、考核其營銷活動,它可以是企業組織中的一個部門或一個單位,也可以是企業所經營的一類產品或一種產品;然後,再逐個分析、評價它們的經營效益和增長機會,並作出或發展、或維持、或縮減、或淘汰的判斷。
規劃企業發展戰略
製定投資組合計劃決定了企業中哪些經營單位需要發展、擴大,哪些應當放棄。企業需要建立一些新的業務,取代被淘汰的舊業務,否則就不可能實現預定的利潤目標。如上所述,我們可以把企業麵對的市場機會分為一體化市場機會、密集型市場機會、多樣化市場機會三種類型。據此,我們就可以有三種發展戰略可供選擇:一體化發展戰略如果企業所在行業有發展前途,在供、產、銷方麵實行不同程度的合並更有效益,便可考慮采用一體化發展戰略來增加新業務,從而提高效率,擴大規模,增加盈利。一體化發展戰略有三種形式:第一種,前向一體化。與上一種情況正好相反,是生產企業自行組織產品銷售或進一步加工以促進或控製產品的需求。例如,一家奶牛場決定自設或兼並幾個銷售網點、批發商決定增設零售商店等。
第二種,後向一體化。即通過自辦、收購、兼並或聯營等形式擁有或控製其市場供應係統。例如,冶煉企業向原材料生產方向發展、實行產供一體化,零售商向批發商方向發展。
第三種,水平一體化。這是指與同行業的競爭企業進行橫向聯合以擴大生產規模,或者運用自身力量擴大生產經營規模,來尋求增長的一種發展戰略。如日本資生堂與北京日用化學四廠合資生產化妝品。
密集性發展戰略密集性發展戰略,又稱為集約型發展戰略。密集性市場機會的存在使企業選擇密集性發展戰略成為可能。這意味著,企業仍可以在現有的經營範圍內求得更大發展。利用這樣的市場機會也有三種基本形式:第一種,市場滲透。指通過采取更加積極有效的、更富進取精神的營銷措施,努力在現有的市場上擴大現在產品的銷售量,從而實現企業業務增長。例如,采用短期調低價格的促銷手段,激發潛在顧客的購買動機,促使他們來購買。
第二種,市場開發。指通過努力開拓新市場來擴大現在產品銷售量,從而實現企業業務的增長。比如以企事業為主要客戶的電腦企業開始向家庭、個人銷售電腦。
第三種,產品開發。通過向現有市場提供新產品或改進的產品,以滿足現有市場上的不同需求。
多樣化發展戰略所謂多樣化發展戰略,是指企業利用潛在的市場機會,開展與現有業務相關聯的或毫無聯係的業務,實行跨行業的經營戰略。
第一,水平多樣化。又稱橫向多樣化,即企業針對現有市場的其他需求,增添新的物質技術力量開發新產品,以擴大業務經營範圍,需求增長機會。例如,一家童裝企業決定增設一個玩具廠,實行跨行業經營,但其服務的對象始終是兒童,這就是水平多樣化的發展戰略。
第二,同心多樣化。這是在現有技術力量的基礎上增加跨行業產品或業務,猶如從同一圓心向外擴大業務範圍,以尋求新的增長。例如,冷凍機廠生產電冰箱、無線電廠利用現有設備和技術增加電視機的生產等。
第三,綜合多樣化。又稱集團式多樣化或集成式多樣化,指企業把經營範圍擴展到與現有技術、現有產品、現有市場都無聯係的多樣化經營活動。發達國家的許多大公司,如柯達公司除主要經營攝影器材外,還經營食品、石油、保險等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