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根據中間商特性。
設計渠道時,還必須考慮執行不同任務的市場營銷中間商的優缺點。例如,由製造商代表與顧客接觸,由於總成本由各個顧客共同分攤,花在每一顧客身上的成本較低。但製造商代表對顧客所付出的努力則不如中間商的推銷員。一般來講,中間商在執行運輸、廣告、儲存及接納顧客等職能方麵,以及在信用條件、退貨特權、人員訓練和送貨頻率方麵,都有不同的特點和要求。
3、根據需求特性。
渠道設計受顧客人數、地理分布、購買模式以及對不同促銷方式的敏感性等因素的影響。當顧客人數多。而市場又比較分散時,企業傾向於利用有許多中間商的長渠道;高技術產品的用戶需要複雜、係列化的服務,這是許多商業企業難以承擔的,故渠道較短。
4、根據環境特性。
從競爭環境來看,某些行業的企業希望在與同行競爭者相同或相近的經銷處相抗衡,而有的企業則避免使用競爭者使用的分銷渠道。從宏觀經濟環境來看,經濟形勢也會對渠道的選擇產生較大的製約作用,如當經濟蕭條時,企業都希望采用降低最終價格的方式,將產品送到市場,從而盡量減少流通環節。
5、根據企業特性。
如果企業的聲譽高,財力雄厚,具備經營管理銷售業務的經驗和能力,在選擇中間商方麵就有更大的主動性,甚至有可能建立自己的銷售力量,這時分銷渠道會“短而窄”。此外,企業的產品組合也會影響渠道類型,如產品組合的寬度越大,則與顧客直接交易的能力越大,渠道可“短而寬”組合深度越大,則使用獨家專售或選擇性代理商越有利,適於窄渠道。企業過去的渠道經營也會影響渠道的設計。
分銷渠道的設計
對於剛創業的企業來說,應先采取在有限市場上進行銷售的策略,以當地市場或某一地區的市場為銷售對象。
因其資本有限,隻利選用現有中間商。而新企業一旦經營成功,往往會擴展到其他新市場。這時企業就會麵臨更為複雜的分銷渠道的設計問題。尤其是考慮到一旦建立便難以輕易進行變動的特性,渠道的設計就更須謹慎從事。渠道設計的一般步驟包括:
1、確定渠道目標。
這是渠道設計的中心環節,是確定達到目標市場的最佳途徑。每一個生產者都必須在產品、市場需求、中間商、企業和企業環境所形成的限製條件下,確定其渠道目標。所謂渠道目標,是指企業預期達到的顧客服務水平以及中間商應執行的職能等。
2、明確各種渠道交替方案。
在明確了渠道設計的限製因素,並確定了渠道的目標之後,就需要明確各種主要渠道的交替方案。這又會涉及到兩個基本問題:一是確定渠道的寬度,即確定每一層次所需中間商的數目;二是規定渠道成員的權利和責任,如生產企業給予中間商的供貨保證、退換貨保證、價格折扣、廣告促銷協助等,經銷商向生產企業提高市場信息和業務統計資料等。
3、評估各種可能的渠道方案。
每一渠道交替方案都是企業產品送達最後顧客的可能路線。企業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從那些看起來似乎很合理但又相互排斥的交替方案中選擇最能滿足企業長期目標的一種方案。因此,企業必須對各種方案進行評估。評估的一般包括經濟性、控製性和適應性三種標準。
經濟性是一個最重要的標準,判別一個方案好壞的標準,不應是其能否導致較高的銷售額和較低的成本費用,而是能否獲取最大利潤。
代理商是一個獨立的企業,它所關心的是自己如何取得最大利潤,因此常常出現與委托人要求不符的經濟行為。這無疑會增加委托企業如何有效控製代理商的問題。
在評估各渠道方案時,還有一項需要考慮的標準,那就是企業是否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因為每個渠道方案都會因某些固定期間的承諾而失去彈性。當某一製造商決定利用銷售代理商推銷產品時,可能要簽訂5年的合同。這段時間內即使采用其他銷售方式會更有效,但製造商也不得任意取消代理商。因此,一個涉及長期承諾的渠道方案,隻有在經濟性和控製性方麵都很優越的條件下,才可予以考慮。
促銷策略
促銷策略是四大營銷策略之一。成功的市場營銷活動,不僅需要製定適當的價格、選擇合適的分銷渠道、向市場提供令消費者滿意的產品,而且需要采取適當的方式進行促銷。正確製定並合理運用促銷策略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取得有利的產銷條件、獲取較大經濟效益的必要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