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上場,就好像全身帶電。我強力地提出高速球,使接球的人雙手都麻木了。記得有一次,我以強烈的氣勢衝人三壘,那位三壘手嚇呆了,球漏接,我就盜壘成功了。當時氣溫高達華100度,我在球場奔來跑去,極可能中暑而倒下去。”
“這種熱忱所帶來的結果,真令人吃驚,導致了下麵的三個作用:第一,我心中一切恐懼都不見了,發揮出表現不到的技能。第二,因為我的熱忱,其他的隊員跟著熱忱起來。第三,我沒有中暑,我在比賽中和比賽後,感到從沒有如此健康過。”
“第二天早晨,我讀報的時候,興奮得無以複加。報上說:那位新加進來的派特,就像是一個霹靂球,全隊的人受到他的影響,都充滿了活力。他們不僅沒有輸,而且是本季最精彩的一場比賽。”
“由於熱忱的態度,我的月薪由25美元提高為185美元,多了七倍。”
“在往後的2年裏,我一直擔任三壘手,薪水加到30份之多,為何呢?就是由於擁有一股熱忱,沒有別的原因。”
後來,派特又受傷了,不得不放棄打球。成了菲列特人壽保險公司的一名保險員。因為一年多都一事無成,因而,他感到很憂鬱。但經過一段心理調整之後,他變得又熱忱起來了,就像當年打球時那樣。
他成了人壽保險界的大紅人之後,有人請他寫一部稿子,專門講述自己的經驗。他在文中這樣說到:“我從事推銷已經30年了。我見過不少人,由於對工作抱著熱忱的態度,讓他們的收入成倍數地增加起來。我也見到另一些人,由於缺乏熱忱而走投無路。我深信惟有熱忱的態度,才是成功推銷最主要的因素。”
既然熱忱能影響這麼多人,對他們產生這些驚人的效果,那麼它對我們也一定會起到同樣的功效。
以上事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都必須具備一個條件,那就是——熱忱的態度。對此我們應該是深信的。隻要有了這個條件.對於任何人,都不會失敗。同時,我們也應該相信,隻有對工作有熱忱的人,才能愉快地工作著。
倘若你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夠作出一番成績,那麼從現在開始,你就應該去培養一種對工作認真的態度,這是建立在對熱忱態度重要性認識的基礎之上的。
我們中的不少人都生活在一種半鬆半緊的狀態之中。
在每天早上,我們能夠對自己說:“我愛工作,我將要把我的能力完全發揮出來。我很高興如此活著——我今天將要百分之百地活著。”那麼,我毫不懷疑,你一定會在高漲的工作熱情之下,做完你一天的工作。
服務他人也能產生熱情,有許多有能力的人不去選擇從事比較自我的職業來賺取更多的錢,而是選擇低薪的社會服務和任教工作,就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
最好自己的工作,不僅要讓自己具有熱忱同時還離不開朋友們的幫助和配合。
愛默生曾經說過:“我最需要的,是有個人使我做我想做的事。”換句話說,就是,需要大家的配合與鼓勵。
我們的工作環境也許不會再改變了,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培養朋友的熱忱與活力的方法,來幫助自己創造一種具有活力的思考空間,工作與生活空間。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熱忱得以釋放,那麼你就讓你的生命機體存在於一批有活力的朋友當中吧!
實際上,這種人很容易找,他們生存的每一個空間都真實地存在著。
你一定要注意去發現這種人,並且試著與他們常交往,那麼,你一定會發現通過與他們的接觸,你的思想就會因此變得越來越具有活力了。
熱忱能夠提高工作效率
史坦·落瓦克住在俄亥俄州克裏夫蘭市,有一天下班回到家裏時,他看到他的小兒子正在客廳裏又哭又叫地踢著牆壁,為何呢?原來是小拉姆第二天就要到幼兒園上學了,他是極為不情願的,所以,就以這種方式來表示反對,過去,史坦的一貫作風是,他將孩子趕到他自己的臥室裏去,讓他單獨一個人呆在裏麵,讓他自己反思。可是對於他這種慣用方法,孩子早就習慣了,他的這種做法,對於孩子沒有任何的說服力。所以,他想,他若再用這種方法,肯定不會讓自己的孩子乖乖地聽話去幼兒園的,於是,他決定運用“熱忱”這種力量去試一試。
我和太太接下來的事情就是想出通過什麼方式能讓孩子產生去幼兒園的熱情。我們盡可能地想出所有拉姆在幼兒園裏可能會做到的趣事,比如,畫畫、唱歌、交新朋友等等。之後,他們使開始行動了。史坦·落瓦克對當時發生的全過程作了如下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