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堅定的信心是成功基石(5)(3 / 3)

依照這種研究方向,焦慮不能被當作是性的壓抑所引起的,也不能被認為是出生時難產所留下的結果。這種解釋都離譜太遠了。我們知道:習慣於被母親伴同、幫助、保護的孩子,很可能發現:焦慮——不管其來源為何——是控製他母親的有效武器。我們也不以隻描述憤怒時的生理狀況為滿足,我們的經驗告訴我們:憤怒是控製一個人或一種情境的工具之一。我們承認:每一種身體或心靈的表現都是以天生的材料為基礎,但是,我們的注意卻在於如何應用這些材料,以實現既定的目標。這就是心理學研究的唯一真正對象。

在每個人身上,我們都可以看到感情是依照他實現其目標所必要的方向和程度而成長、而發展的焦慮或勇氣、愉悅或悲哀,都必須和他的生活方式協同一致,它們適當的強度和表現,都能恰恰合乎吾人的期望。用悲哀來實現其優越感目標的人,並不會因為其目標的實現而感到快活或滿足。他隻有在不幸的時候,才會快樂。隻要稍加注意,我們還可發覺,感情是可以隨需要而呼之即來或揮之即去的。一個對群體患有恐懼症的人,當他留在家裏,或指使另一個人時,他的焦慮感即會消失掉。所有神經病患者都會避開生活中不能使他們感到自己是征服者的部分。

情緒的格調也象生活樣式一樣的固定。比方說,懦夫永遠是懦夫,雖然他在和比他柔弱的人相處時,可能顯得傲慢自大,而在別人護翼下時,也會表現得勇猛萬分。他可能在門上加三個鎖,用防盜器和警犬來保護自己,而堅稱自己勇敢異常。沒有人能證實他的焦慮之感,可是他性格中的懦弱部分,卻在他不厭其煩地保護自己中表露無遺。

性和愛情的領域也能供給類似的證據。當一個人想接近他的性目標時,屬於性的感情必然會出現。為了要集中心意,他必須放開有競爭性的工作和不相幹的興趣,如此,他才能引起適當的感情和功能。缺少這些感情和功能——例如:陽痿、早泄、性欲倒退和冷感症——都是拒絕放棄不合宜的工作和興趣所造成的。不正確的優越感目標和錯誤的生活方式隻期望別人體貼他,自己卻不體貼他人;缺乏社會興趣;在勇敢進取的活動中失敗等。

我們說過,在生命最初的四五年之間,個人正忙著構造他心靈的整體性,並在他的心靈和肉體間建立起關係。他利用了由遺傳得來的材料和從環境中獲得的印象,並將它們修正,以配合他對優越感的追求。在第五年末了,他的人格已經成形。他賦予生活的意義、他追求的目標、他趨近目標的方式、他的情緒傾向等,也都已經固定。以後它們雖然也可能改變,但在改變它們之前,他必須先從兒童期固定成形時所犯的錯誤中解脫出來。正如他以前所有的表現都和他對生活的解釋互相配合一樣,現在他的新表現也會和他的新解釋密合無間。

個人是以他的感官來接觸環境,並由其中獲取印象的。因此,我們可以從他訓練自己身體的方式看出:他準備由環境中獲取那一種印象,和他將如何運用其經驗。如果我們留心他觀察和聆聽的方式,以及能吸引他注意力之物,我們便會對他有充分的了解。這就是舉動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它們能顯示出:他身體器官所受過的訓練,和他如何運用它們以選擇他要接受的印象。舉動是永遠受製於意義的。

現在我們可以在我們的心理學定義上,再添加一點東西。心理學研究的是:個人對他身體印象的態度。我們還可以開始討論:人類心靈之間的巨大差異是如何造成的。不能配合環境,而且也無法滿足環境要求的肉體,通常都會被心靈當作是一種負擔。因此,身體器官有缺陷的兒童在心靈的發展上比其他人蒙受了更多的阻礙,他們的心靈也較難影響、指使並命令他們的肉體趨向優越的地位。他們需要用較多的心力,並且必須比別人更集中心意,才能實現相同的目標。所以,心靈會變得負荷過重,而他們也會變得自我中心而隻顧自己。如果兒童老是受著器官缺陷和行動困難的困擾,他便沒有多餘的注意力可供留心外界之用。他根本找不到對別人發生興趣的閑情逸致,結果他的社會感覺和合作能力的發展便比其他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