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友誼中的挑戰(1)(1 / 3)

友誼的抉擇

《威尼斯商人》是著名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的著名作品。其中安東尼奧和巴薩尼奧的友情及其影響貫穿整個劇本。對劇情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兩個男主人公之間的友情既成就了巴薩尼奧與鮑西亞的愛情,同時也毀了他們的愛情;既傷害了安東尼奧又拯救了安東尼奧。該不該要友情成了讀該劇後,人們思考的一個問題。

要友情:沒有安東尼奧與巴薩尼奧之間的友情,巴薩尼奧這個沒落貴族的子弟,就無法過體麵的生活,因為他除了借錢生活外,他一無所有。因為他與安東尼奧關係甚好,靠安東尼奧接濟,才有了貴族式的生活。就是要追女孩鮑西亞也要到安東尼奧處借錢。拿不出現金的安東尼奧寧願用自己胸前的“一磅肉”作抵押,向高利貸商夏洛克借三千金幣,使巴薩尼奧有資本迎娶了富家小姐鮑西亞。由友情引發的精神上和財力上的支持,對於巴薩尼奧的生活幸福,愛情成功是至關重。當然,如果沒有安東尼奧與巴薩尼奧的深情友誼,巴薩尼奧的妻子鮑西亞也不會費工夫,托關係,裝扮成法官走進威尼斯,智鬥高利貸商夏洛克,使因違約將要被夏洛克處罰的安東尼奧得到了拯救。

不要友情:安東尼奧和巴薩尼奧之間的友情對他們二人有幫助,但也就是他們之間的友情害了安東尼奧,毀掉了巴薩尼奧和鮑西亞的美滿愛情。安東尼奧在資產都在海上拿不出現金的情況下,自己天天鬱悶,憂愁的情況下,巴薩尼奧因為追求富家女鮑西亞而需要三千金幣,來找安東尼奧借錢。出於友情,安東尼奧明知風險極大的情況下,答應了夏洛克的要求他以自己胸前一磅肉作抵押的要求。向高利貸商夏洛克借了三千金幣。正是這個風險借貸,在安東尼奧的商船遇到風險而破產,不能按時還貸的情況下,夏洛克要求照約處罰。安東尼奧有了生命之憂。如果不是出於友情之累,不借這個高利貸,安東尼奧就沒有生命之憂。“一磅肉”的官司發生後,鮑西亞裝扮成一個年輕法官,走進威尼斯的法庭,用智慧鬥敗了夏洛克,拯救了安東尼奧。沒有認出鮑西亞的巴薩尼奧,對這個年輕法官無以為報,他提議要“法官”可以從安東尼奧和自己身上選一件物件作為紀念。法官鮑西亞選定了巴薩尼奧手指上的指環。這個指環是鮑西亞給巴薩尼奧的結婚信物。當時,鮑西亞讓巴薩尼奧發過誓,不能把指環送給任何人。否則,就會失去她的心。巴薩尼奧當麵拒絕了“法官”的要求,做對了這件事。可是,此後安東尼奧勸說巴薩尼奧把那個指環送給那個“法官”,經不住好朋友勸說的巴薩尼奧,最終把那個指環送給了那個“法官”。自從他從手指上取下指環的那一刻起,他的愛情,他的婚姻,他的幸福統統失去了真實性。是友情害了他。朋友的請求很難拒絕。沒有友情,就不會受害。

要,不要友情是個問題?怎麼解決它又是決定著每個人幸福的大問題?如何在經濟發達的社會裏處理好友情又是一個現實問題?現在,社會上有兩種現象並存:一是賓館酒店裏的吃喝風盛行。那是吃飯喝酒嗎?不,那是吃喝友情,培養友情,人們渴望友情。二是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寧要寵物不要人,這些人拒絕友情,把精神寄托到寵物上。

嫉妒會失去友誼

嫉妒心理是過分羨慕別人比自己好,過度追求攀比。嫉妒心理不僅持久而且還會轉化成仇恨心理。往往妒忌別人的人們都會苦於自己的嫉妒心理煎熬,那是一種空虛和羨慕的火災心中熊熊燃燒。人們的需求包括自我實現的需要。自我實現是在社會中擁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並且穩固,這種需要是別人對自己的肯定在自己對自己的肯定基礎上逐步質的飛躍。這是一步從自知到知人的跨越。任何人都希望得到這種成就感,這是自信的來源。沒有人能夠放棄自我實現的需要去送出一份屬於自己利益的禮物,換句話說就是任何人做事都有目的,沒有人傻到那種放棄自身利益去忘記精神生活中的提升自我的需要(利益讓人徘徊在道德與不道德之間)。嫉妒心理的體現可以讓自己充分清楚自己的動力來源是否正派,然而這需要付出慘痛的代價。通常讓人們失去自我,失去道德,失去動力而自暴自棄(四大失敗心理之一)。

經過嫉妒心理的煎熬,人們會懂得心理的奧秘中有一種很難拋棄的糟粕心理——攀比心理。攀比存在的很坦然,因為誰都會需要拿出攀比心理去懂得自知,但是攀比具有兩麵性,有度。攀比與嫉妒是相輔相成的兩種心理。所以攀比容易激發嫉妒心理,讓不良心理暗示重新占據正常心理。嫉妒有些可怕,害怕在對於它的調節和克服需要單純的個性。但是,單純的個性可以培養,通過行為去收獲習慣,從習慣去培養個性。因此,克服嫉妒心理需要思想和行為指導思想習慣改變來改正,從而變得單純。指導思想的改變需要正派思想的熏陶和正確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