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友誼中的挑戰(2)(2 / 3)

在培訓班上了幾課後,我清楚地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所在。隨後,我又參加了另一次會議。這次在會上,我首先詢問他們認為症結在哪裏,我們一起討論了每一點意見。我詢問他們覺得什麼才算最好的工作方式。我看準適當的時機,低調地提出我的看法,促使他們自行審議我的這套新的獎勵標準。在會議結果之時,當我提出我的具體方案時,他們很感興趣地接受了它。

我現在堅信,假如你直言不諱地說出某人有錯,那麼一件好事也辦不成,隻會造成許多損害。你僅僅是無意地傷害了別人的自尊心,並在討論中成了不受大家歡迎的一分子。

我們再看另一個實例——請記住,我所列舉的這些實例是成千上萬個實例中的典型。克勞利是紐約一家木材公司的推銷員,他承認,這幾年以來他不停地在向難纏的木材檢驗員指出他們有錯。他贏得了與木材檢驗員的爭論,但對他沒有任何助益。克勞利先生說道“,因為這些木材檢驗員全像棒球裁判一樣,一旦他們做出了判罰,就絕不再更改。”克勞利先生眼睜睜地看著他們公司因為他贏得了爭辯而痛失了成千上萬美元的利潤。所以,在學習了我的課程之後,他決心改變一下方法,不再與他們爭辯。效果如何呢?他向全班學員講述了如下的故事:

有一天早晨,我辦公室的電話鈴聲響了。某人在電話的另一端急躁地對我說,我們給他們廠裏發送的一車木材全都不合格,他們公司已經停止卸貨,他要求我們立即安排將他們院中的木材運走。在一車木材卸下了四分之一後,他們的木材檢驗員說這車木材有55%低於標準規格。有鑒於此,他們拒絕收下這批貨。我立即趕到他們廠去。在路上我盤算著最佳的解決方法。以前一遇到這種情況時,我會搬出規格條例,並以自己也做過木材檢驗員的經曆和知識去對他們的檢驗員說明,這批木材其實是符合規格的,不合格的原因在於檢驗員在查驗中誤解了規格條例。但這次不同,我要運用我在培訓班裏學到的要訣。

當我來到工廠後,我發現買方代理商和木材檢驗員情緒很糟,擺出一副爭吵和打鬥的架勢。我們走到停止卸貨的卡車邊,我要求他們將貨卸完,以便我查看事情究竟如何。我請那位檢驗員繼續查驗,查出次品,就像他剛才做的一樣,而且將合格的木材另堆一邊。我觀察了他一會之後,開始看出了原因,這位檢驗員其實是過於嚴格而曲解了規格標準。這車木材是白鬆木,而我知道這位檢驗員在硬木檢驗方麵訓練有素,但在白鬆木檢驗方麵卻不是一個行家裏手,經驗欠缺,而檢驗白鬆木恰巧是我的強項。但是,我對他的檢驗標準提出了任何非議嗎?完全沒有。我繼續觀察,並漸漸地開始問他為什麼某根鬆木不合規格,可我沒有一點說他不對的意思。我強調我質詢的用意隻是為了今後能不折不扣地按他們公司的要求送貨。我詢問的態度極為友好,也相當合作,並且不斷地說他將不合格的木材查出來是沒錯的。我使他的態度變得和氣起來,我們之間一觸即發的關係也開始冰消雪融。我找準時機,小心翼翼地說出了幾句話,使他產生了這樣的念頭:挑出的不合格木材中或許有其實達到他們購買標準的木材,否則他們需要購買更貴的、更高規格的木材。當然了,我是極其謹慎的,不讓他認為我是在向他灌輸這種觀點。